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交萱)4月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交管部門獲悉,今年武漢市掛牌治理堵點,將打通20條斷頭路,完成70公里非機動車道改造,向10+10+N個堵點“開刀”。
武漢道路里程為6302公里,機動車保有量達411.9萬輛,位居全國第八,是機動車保有量超過400萬輛的8個城市中唯一沒有限行、限購及限號的城市。兩江四岸的地理位置,導致跨江、跨湖區域成為天然瓶頸,主城區過江流量均已超過橋隧設計流量3倍以上,連接這些過江通道的航空路立交、黃浦大街、徐東大街等路口路段,貫穿主城區的二環線竹葉山立交、漢口火車站、水果湖隧道,以及漢江大道月湖橋等路段,都成為武漢人最想避開的堵點。
武漢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緩解交通擁堵,從2021年交通擁堵指數排名最高的20處、事故警情最集中的20處、市民反映最突出的20處路段中,選取了10個長期性堵點、10個階段性堵點以及N個短期性堵點,今年將向這10+10+N個堵點“開刀”。
我市停車位缺口達62萬個,加上部分停車泊位規劃設置不合理、還存在被挪用等問題,排隊停車成為“三圈”擁堵重要原因之一。市城管委表示,今年將全面升級“武漢停車”平臺,增加停車泊位的有效供給,讓車主停車更加方便快捷。
為解決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市城建局今年完成不少于70公里非機動車道改造,達到“無障礙、零高差、凈寬合理、標線明晰、通行安全”的精細化建設標準。市城管委則重點解決共享單車淤積、占用機動車、非機動車道以及盲道等問題,提升市民慢行體驗。
市城建局將對解放大道同濟醫院段、常青立交等7處路段“微改造”,清理出129條三環線以內的“斷頭路”,建成54.7公里的次支路里程,改善南湖、后湖、白沙洲等片區的路網短板,提升路網效率。
城管、園林等部門承諾實施道路清掃、灑水、綠化等錯峰作業;建設部門督促施工單位規范占道施工作業;應急管理部門健全完善道路交通事件應急處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