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抵達武漢
擔架上的患兒
調整呼吸機
小心翼翼抱起患兒
掃碼看視頻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劉迅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永勝 通訊員 呂惠 彭祎 宋蒙
武漢—十堰—武漢,一次跨越822公里的空中救援,牽動著全國網友的心。
在極目新聞的直播見證下,4月9日上午8時45分,一架載著希望啟程的直升機從武漢直飛十堰,將出生僅17天的病危寶寶轉運回武漢,全程歷時5小時51分鐘,25萬網友在線關注并送上祝福,期待寶寶挺過難關。
截至記者昨晚發稿,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團隊正在為其檢查,調整好孩子狀態后,有望下周手術。
揪心
新生寶寶患重癥
“我們這有位患兒病情危重,不能再拖,急需轉院救治!”4月8日11時許,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接到一個焦急的救援電話。十堰市太和醫院表示,該院一名出生僅17天的小患兒,缺氧嚴重,生命岌岌可危,家長請求盡快轉診。
時間就是生命!武漢、十堰兩地專家立馬上線,開啟遠程會診。寶寶的爸爸說,孩子出生后挺正常,虎頭虎腦很可愛,但就是不愛吃奶。幾天后,娃開始不對勁了,臉發灰、嘴發烏,精神也不好,這才送到當地檢查,發現心臟有問題。
根據檢查結果,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判斷,寶寶患的是“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這是非常復雜的先天性心臟病,在先心外科領域是要“加急”處理的急癥。
“通俗理解,就是孩子的肺靜脈長錯了位置。”該院心外科專家金晶解釋,本該和左心房對接的肺靜脈,卻“誤入歧途”進入右心系統。結果,心臟血流亂了套,迷失方向后,堵在某處來回打轉,這樣很容易出現梗阻,導致嚴重缺氧、肺水腫,呼吸都相當困難,身體嚴重缺氧。他說,這種疾病無法通過藥物治療,唯一方法只能手術。
從十堰發來的情況看,寶寶全靠呼吸機供氧,加上肺動脈高壓,說明病情已非常危重,有必要搶時間,緊急轉往武漢救治。
接力
822公里空中轉運
問題隨之而來,十堰距離武漢400多公里,孩子稍有移動就呼吸困難,如何平安到武漢?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專家組討論了三套方案:如果120救護車轉運,單程需要6個小時,孩子身體很難耐受,風險也極高。如果乘高鐵轉運,列車上時間雖只有2個多小時,但很多急救設備無法上車,一旦遇到突發狀況,醫護人員也沒有獨立的搶救空間。最穩妥的辦法,只有啟用醫療救援專用直升機轉運,單程約1小時50分鐘,且飛機上有呼吸機、除顫儀、心電監護等專業設備,兒童心臟病專家也全程守護。
很快,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開展轉運前的準備工作。同一時間,武漢亞心總醫院航空救援中心迅速向有關部門報備。在江漢區政府辦、江漢區應急辦統一指揮下,江漢區應急管理局組織調度各相關職能部門開展空中應急救援。不到1小時,航線通過審批,為搶救生命開辟空中“綠色通道”。
4月9日,極目新聞記者現場直擊。8時45分,一架紅色直升機從武漢起飛,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醫生宋艷清、護士吳丹,以及急診科護士李俊帶著相關救治設備一起登機。
經過近2小時飛行,上午10時43分,飛機抵達十堰市太和醫院。臨轉運前,寶寶病情有些不穩,醫護團隊揪著心,一點點調整呼吸機,氧飽和度總算慢慢穩定。
中午12時24分,直升機從十堰起飛,返航武漢。
挑戰
首次降落附近操場
與以往轉運不同,這次直升機返航的降落位置極為特殊。
按常規情況,直升機降落在空曠地帶,一般距離中心城區較遠。但考慮到患兒病情危重,如果降落地太遠,再轉運到亞心醫院,路上風險太大,所以只能在醫院周邊選擇降落點。
在轉運前,機組和轉運專班多次考察醫院附近,曾選定3個點位降落。綜合評估后,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最近的一所學校最理想,對于患兒快速轉運最有利。最終降落地定在漢口中心城區的這所學校,操場變身停機坪。據悉,這是武漢首次在中心城區的學校操場上進行空中救援工作。極目新聞記者在降落點看到,該校距離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很近,但降落環節非常復雜。操場面積不大,四周有不少寫字樓和居民樓,旁邊緊挨著軌道1號線。
9日下午2時28分,隨著螺旋槳轟鳴聲,“亞心一號”靠近降落點,記者看到飛機反復盤旋,直到8分鐘后才緩緩降落。機組人員說,周邊高樓多,下降時氣流復雜,好在機組人員經驗豐富,多次嘗試后最終平穩降落。
此時,已待命多時的醫護人員立馬沖上前,小心翼翼地將擔架從飛機中抬出,寶寶正安靜地睡覺。醫護人員貼心為寶寶戴上眼罩,避免強光的刺激。
感動
全國網友送祝福
現場安置妥當后,醫護人員推著平推車,一路疾跑,僅2分鐘時間,將寶寶送至亞心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室,爭分奪秒開始救治。
這場救援全程822公里,歷時5小時51分鐘,極目新聞在官方抖音號、視頻號、官方微博、快手號等多平臺上進行直播,和全國25萬網友一同見證了這場生命救援。
直播的同時,很多網友與極目新聞互動,為寶寶送去祝福,期待小生命迎來奇跡,早日康復。截至記者發稿時,亞心醫院專家團隊正在嚴密監控寶寶生命體征,并完善關鍵檢查,有可能手術將在下周進行。
看到孩子平安抵達武漢,守在病房外的爸爸和奶奶長松一口氣。他們說,為了和孩子在武漢會合,他們凌晨4點多從十堰開車出發,中午一點多才到武漢。在醫院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提前給寶寶辦理了住院手續,節約時間。因為媽媽不放心寶寶,隨后也將從十堰趕到武漢,一家人將陪著孩子一起闖關。
該院心外科金晶主任表示,這場手術難度不小,專家們要在雞蛋大小的心臟上手術,將“搭錯”的肺靜脈歸位。要知道這根血管僅2毫米粗細,縫合后保證不會出現血管狹窄,對醫生來說都是挑戰。但專家團隊有信心,帶著寶寶一步步闖關,在他身體條件最適合的時機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