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開欄的話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目前,全省各地正在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為了進一步深入宣傳“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新進展、新成效,講述暖心故事,傳遞奮進力量,今起,本報將開設“辦實事 暖人心”專欄,聚焦我省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的為民之舉,推出一批帶溫度、接地氣的暖心故事。
“工作隊給大家送的160頭仔豬一會兒就要送到家門口了。只要愿意養的,家家都有,大家散會后就到家門口去接。”4月8日上午9點半,房縣青峰鎮陽坪村村支書尚長兵在屋場會上,興奮地向全體村民宣布。
清明時節,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十分關心對口村產業發展,一邊幫著忙春耕,一邊送來“致富豬”。
“窮不丟豬”,陽坪村村民一直有養豬的傳統。今年由于豬價陡降,不少農民害怕虧本,不敢養了。
中心了解到一些脫貧戶的顧慮后,不僅送來了仔豬,還送來了最新的養豬技術與信息。
發完仔豬,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二級巡視員、畜牧專家丁山河給村民講解養豬要注意的問題。
“大家以前養的是土豬,這批仔豬都是溫室里撫育的肉豬,這兩天天氣熱,我們山里早晚溫差大,仔豬拿回去后要注意夜間的保暖。咱們村里都種玉米,飼料不缺,大家記得要加點黃豆、大豆等豆制品,這樣豬才長得好,工作隊也給大家準備了一些,一會兒到車上去拖。另外,豬仔的腸胃現在還比較嬌弱,最好喂食清潔的溫水,不要直接喂冰冷的山泉水。”
“大家放心養,肉不愁銷,相信今年下半年,豬價就會回升,萬一豬價還不起來,中心幫助大家賣,絕對不虧本。”
“工作隊的同志說,這批豬不愁賣,脫貧之后咱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脫貧戶張亭雁喜滋滋地說。
陽坪村平均海拔750多米,曾經是深度貧困村,全村375戶1174人,其中脫貧戶就有237戶763人,脫貧基礎十分薄弱,但百姓發展生產,推進鄉村振興的熱情高漲。
去年7月,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開始對口幫扶陽坪村推進鄉村振興。進村后,中心立即開展調研,走訪村民,制訂鄉村振興規劃。8月,投資160多萬元給村里改建了水廠、安裝了90多盞太陽能路燈、實施土雞散養項目和玉米秸稈青貯項目,村里水清了、燈亮了,亂燒秸稈現象沒了,秸稈轉化成了牛羊飼料,人均增收1237元。
“駐村工作隊為我們做了太多的事情,不僅免費把仔豬送到家門口,還把疫苗全部打好,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10點18分,陽坪村脫貧戶周將軍把仔豬接到豬圈后滿臉都是笑容。周將軍老伴因病去世,兒子有殘疾。為幫助他脫貧,村里把他和兒子安排到茶園打工,脫貧后駐村工作隊仍幫助他謀劃茶葉套種辣椒。
“絕不讓一戶家庭返貧,我們要做到家家都有產業,人人有事干。”駐村工作隊隊長肖后軍透露,“送仔豬只是駐村幫扶項目中的一個,為了切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去年幫助30戶村民發展土雞散養項目,戶均增收6000元到1萬元,下一步還要幫助農民發展設施養魚、山羊養殖、茶葉套種辣椒、高山蔬菜等。村里水資源十分豐富,我們要把華農的何緒剛教授請來發展圈桶養魚,不到一畝水面可養5萬斤魚,年產值可達到幾十萬。另外,村子里的青峰大裂谷景區正在新建,農旅融合前景廣闊,發展農家樂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