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推動工作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少數基層存在“偽創新”現象,嚴重影響地方實干實效作風,加重基層日常負擔、干擾正常工作秩序,破壞黨員干部在群眾心中擔當創業的良好形象。比如,有的“造詞式”創新,改變以往“一二三四”制度的“玩法”和“花樣”,大搞“首創”“首提”等高大上新詞;再如,有的“跟風式”創新,某長制、網格化等爆火后,動輒冠之以“長”名、“網格化”模式,造成“長出來的形式主義”、網格重復設置和資源嚴重浪費;還如,有的“復制式”創新,行“拿來主義”一套,換個馬甲重新上陣,本來工作內容一樣、只是換個“提法”,就要求基層重復上報材料。
以上種種,紛繁雜蕪、魚龍混雜的創新,實際上是表面形象、經不起推敲、缺乏價值意義的“偽創新”,既不能破解客觀問題、又不能造福基層群眾、更不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還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等行政資源,給基層黨員干部徒增無謂的事務和煩惱。歸根結底,“偽創新”就是打著創新的旗號,另搞一套無謂事務,是形式主義的變種和翻新,看起來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實則勞民傷財、加重負擔。
不得不說,“偽創新”本質上就是“偽作風”,造盆景、擺花瓶、圖表面,脫離客觀實際、違背工作規律、大興務虛之風,嚴重破壞基層綠色清風的政治生態。因此,“偽創新”背后的“偽作風”必須堵住,否則“偽作風”追求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必然還會衍生各種類似“偽創新”的形式主義,玷污基層實干創業的良好風氣。
動員千次,不如問責一次。俗話說,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狠剎“偽創新”等歪風邪氣,還得練就識別務虛和務實的“火眼金睛”,切實堅持問題導向、實干導向評價和判斷基層工作實效,深入群眾聽民意、扎根基層看變化、縱橫評價出意見,針對中看無用、只看不用的“偽創新”進行問責,切實樹立實干實效得獎賞、務虛務假挨鞭子的工作導向。尤其是樹牢“敢得罪人”的理念,事實上少數地方“偽創新”越演越烈,同個別上級領導干部不愿得罪人有關,明知是“假把式”、偏偏“不點破”,一定程度縱容“偽創新”泛濫。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偽創新”從側面折射,抓牢作風建設時刻不容放松、不許懈怠。古人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狠剎“偽創新”之“偽作風”,還得堅持久久為功、馳而不息的精氣神,以全面從嚴治黨的鐵腕韌勁,抓好作風建設、筑牢實干精神,堅決防止各種隱性變異的形式主義卷土重來,吞噬基層良好作風。當前,鄉村振興、疫情防控、項目建設、防范風險等中心大局、任務重、責任大、形勢嚴、標準高,必須破解一切“偽創新”等“偽作風”,讓實干之風、實效之氣充盈基層。
稿源:荊楚網
作者:段官敬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