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系統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是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民政干部要在學深悟透中深刻領會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結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起職責使命,增進民生福祉,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和實際成效。
筑牢政治底色
民政部門是黨的政治機關,旗幟鮮明講政治永遠擺在第一位,踐行“兩個維護”、擁護“兩個確立”永遠是民政工作的根本遵循。
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民政干部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要開展好線上線下學習,結合黨組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活動等方式,原原本本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做到自覺主動學、及時跟進學、篤信篤行學,實現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知行合一,切實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更加堅定地聽黨話、跟黨走,始終確保民政工作正確政治方向。深刻認識“兩個維護”“兩個確立”的重要性,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覺成為“兩個確立”的堅定信仰者、堅決擁護者、忠實踐行者。更加善于從講政治的高度思考問題、明辨是非、把握大勢、謀劃發展,進一步深化民政工作是政治工作的認識,加強黨對民政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政治機關建設,切實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把牢民政事業發展的正確航向。
永葆為民本色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一代代共產黨人秉持為民初心,在大戰大考中為群眾擔當風雨,在細枝末節上釋放民生溫度,彰顯出共產黨人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的初心使命。
在對標對表黨中央決策部署中找準民政工作定位。民政干部必須樹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始終堅持“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工作理念,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把準事業重心,對事關民政部門職責使命的關鍵點,堅持出硬招出實招,永葆為民本色。要始終牢記“國之大者”,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以大視野謀劃民政事業長遠發展。
在為民愛民、履職盡責中強化擔當作為。民政部門承擔著為國家分憂、為百姓解困的職責使命,工作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始終心系民生,聚焦群眾急需急盼,在為民愛民、履職盡責中強化擔當作為。要切實保障基本民生,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不斷提升特殊困難群體的保障水平。要聚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更好發揮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參與社會治理的作用。要著力提升基本社會服務水平,建立健全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和留守兒童、留守婦女關愛服務,發展地名公共服務,提升婚姻登記服務和殯葬服務水平,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貢獻民政力量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民政干部要心懷“國之大者”,自覺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各級政府決策部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緊抓民政發展“時”與“勢”,全力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
正確把握新時代對民政工作的現實要求,保持履職盡責的奮進姿態。加快轉變工作理念,主動轉變工作方式,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主動提升治理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民法典頒布實施后,賦予民政部門的法定職權比以往更多,養老服務、社會福利需要從保基本、兜底線向普惠型發展,兒童服務需要從特殊兒童保障向所有未成年人關愛保護拓展,慈善事業需要從零星的慈善活動轉變為在再分配調節機制中充分發揮作用。民政事業的發展前景更為廣闊,要主動融入、站位全局,積極推進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創新,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推動工作局面的新提升。
準確領會黨委、政府對民政工作的重大部署,堅定履職盡責的責任擔當。民政部門要錨定目標任務,以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扎實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會服務、基層社會治理和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工作,不斷優化民政事業發展布局,加快補齊民生短板,在服務經濟社會大局中展現民政部門作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民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