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疫情再襲,突如其來,離我們更近,我們更累。這是自2020年防疫工作開始,社區志愿者們對這次疫情的直觀感受。第四輪核酸采樣檢測的前一天下午,長沙市望城區白沙洲街道馬橋河村公共服務中心的大廳里,區人大代表張可佳匆匆忙忙跑進來,歉意地說:“廣播里在喊明天開始核酸檢測,我買了點口罩和物資給我們的一線志愿者,你們看放在哪里。”說著,他的妻子已經從車尾箱將一箱箱裝滿口罩、方便面的箱子搬到了大廳。以往每一輪擴面核酸篩查現場都有他忙碌的身影,這次是因工作不能參加,他常說:群眾選了我,我盡自己能力為群眾做些服務,心里踏實。年過花甲的東馬佳園業委會主任朱正威同志,是一名退休村干部。以務實工作作風著稱的他,安排工作依舊雷厲風行。敲門行動、門店摸排、每次核酸采樣他都在一線。核酸檢測現場排隊人員不多的時候,他坐下來捏捏酸痛的腿,工作人員勸他回去休息,他說:趁現在人不多,我坐會休息一下就可以了,這陣子大家都辛苦了,我們老同志還能發揮點余熱就做點事。村干部劉志慧的手機一直連著充電寶,絡繹不絕的電話是紅黃碼、重點人員的報備,是防疫工作的安排,是防疫措施的咨詢。從疫情開始,她每天晚上加班到深夜。她家離村委會不到200米,她常自嘲:我下床就到了辦公室。
他們是千萬守護轄區安全的志愿者之一,他們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豪言壯語,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身份的擔當,社會的責任和群眾的依托。他們有著共同的愿望:疫情快點結束。能和家人一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圍桌用餐,歡聲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