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東生態。受訪者 供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阮瓊 見習記者金康 通訊員 程良友、衛學平)沿著106國道一路向南,在大冶市大箕鋪鎮東角山村下,阡陌交通,蔬果累累,魚池菜地相間。這里是湖北鑫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是集養殖、種植、園藝、生態農業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綜合型現代農業企業,也是大冶市東角山下崛起的“綠色工廠”。
廢料變資源,東角山下崛起“綠色工廠”
良田沃野。受訪者 供圖
時間線拉回1968年,該公司創始人曹洪俊出生于大箕鋪鎮東角山村,經過幾十年的摸爬滾打,最終通過礦業“土里刨金”,從一個貧苦家庭的“窮小子”成長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資源終會枯竭,如何謀求可持續發展?2007年,曹洪俊回到東角山下,看到大片土地撂荒,鄉親們卻依舊不富裕,出生于農村的他心里百味雜陳。當年正是曹洪俊的礦業經營風生水起之時,他決定回到家鄉搞農業,辦生態工廠。同年,湖北鑫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
蔬果累累。受訪者 供圖
2008年,該公司生豬養殖場建成,年出欄生豬可達1.6萬頭。據介紹,一頭生豬一年能生產近10噸糞便,極易造成畜禽糞便污染。為解決糞便污染問題,該公司建造魚池消納糞污,卻由于糞便排量過大,最后魚池變糞池。
幾經輾轉,該公司通過跟華農院校專家進行溝通,依照專家提議進行種養結合,推行“豬——沼——菜”生態循環農業模式,將豬場產生的廢棄物通過沼氣轉化,利用沼液、沼渣進行有機蔬菜生產。
如此一來,養殖所產生廢料變成了農業種植的資源,山上黑毛豬的豬糞,通過工業的機械設備、管道等,化做天然養料,輸送到植物的根莖。實踐證明,通過“豬——沼——菜”生態循環農業模式,不僅減少了環境污染,又節省了蔬菜生產投資,實現豬場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探路現代化農業,帶動周邊百姓致富
阡陌交通。受訪者 供圖
走在鑫東生態農業園里,沿途可見路旁一座座透明塑料布大棚,配備高標準農田滴、灌溉系統——現代的旋轉噴灌裝置和地面灌溉管道,澆灌著一畦畦綠油油的菜地。
鑫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呂聰介紹,在鑫東生態農業園里,果蔬只做有機的。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是蔬菜里最高等級標準。
作為一家綜合型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鑫東生態農業園除了有機標識以外,從外形和味道上來說,由于有機農產品的生長周期較長,因此外形不一定比普通的長得大,但口感上擁有更濃郁的原汁原味。
有機生活。受訪者 供圖
但這卻給有機蔬菜的市場運營帶來了難題。一方面有機蔬菜保質期短,另一方面有機蔬菜生產出來的標準難以統一。
“超市里的無公害蔬菜用了農藥和生長激素,你看擺出來個個形狀一致、大小相當,但是有機蔬菜是自然生長的,不可能長相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我們很多產品得精挑細選,最大程度滿足商超的標準。”呂聰介紹,在市場爭奪戰中,唯有通過品質來取勝。
據介紹,鑫東先后投入3個億建設生態農業園,基地占地近4000畝,集生態畜禽養殖、有機蔬菜種植、苗木花卉種植、生態旅游、有機餐飲以及農業科普體驗于一體,并在湖北利川、河南靈寶、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等地建立了高山蔬菜、高山水果、牛羊、雜糧等基地,形成優勢互補。
“有機農產品其實是一個大的概念。經過多年探索,我們現在選擇聚焦于一些特色產品,如黑豬肉、有機番茄等,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成為一家服務型公司,為周邊的農戶提供種植技術服務以及市場運作經驗,當好鄉村產業振興的生力軍。”呂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