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關前裕
通訊員 郭迪澤 吳曉玲
為切實解決農民群眾“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問題,充分發揮農家書屋輻射和帶動作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圖書館全體職工連日來逐一深入到全縣17個鄉鎮244個村(社區)開展圖書編目上架工作,為全縣農民群眾提供圖書通借通還服務,有效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這兩本書是上次我到縣城走親戚時,在縣圖書館借的,還書只要在村里的農家書屋就可以了,真方便!”為麻家渡鎮村民張磊帶來方便的是竹山縣正在推行的農家書屋與縣圖書館通借通還模式。
目前,竹山縣圖書館館藏圖書達17萬余冊,包涵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政治法律、文學、農業科技等22個門類,該館還另設有地方文獻室、古籍書庫、資料庫、全民閱讀活動室等功能室。雖然全縣17個鄉鎮都建有圖書室、電子閱覽室,244個行政村(社區)實現農家書屋全覆蓋,但每個鄉鎮圖書室和農家書屋藏書僅有2000-3000冊左右,難以滿足農村干部群眾的閱讀需求。為方便城鄉干部群眾共享縣圖書館豐富的圖書資源,該縣按照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的要求,在學習借鑒外地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在縣、鄉、村探索建立了圖書館總分館制,逐步實現全縣圖書通借通還。
據竹山縣圖書館館長段芳介紹,縣圖書館與鄉鎮圖書室及農家書屋之間推行的總分館制,主要依托“四統一”,即統一安裝使用圖書集成管理系統、統一編目并貼上磁條、統一電子借閱證、統一對管理員進行操作技術培訓,將縣圖書館與鄉鎮圖書室及農家書屋進行“聯姻”,實現農家書屋藏書與縣圖書館藏書通借通還。縣圖書館圖書借閱管理員王紅告訴筆者:“城鄉讀者可就近辦理借閱證,憑此證到縣圖書館、鄉鎮圖書室和已納入縣圖書館分館的農家書屋借閱圖書,并可就近還書。”為提高農家書屋的管理水平,實現與縣圖書館同步接軌,該縣244家農家書屋均建立了圖書借閱管理制度、管理員服務守則,統一制作了農家書屋標牌標識、圖書目錄索引簿、外借記錄簿、閱覽登記簿和財產登記簿,使農家書屋管理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正規化。
截至目前,該縣已在城關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城關鎮5個社區圖書室、麻家渡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羅家坡村農家書屋、寶豐鎮綜合文化站圖書室等地推行了農家書屋與縣圖書館總分館制和通借通還,每個農家書屋統一編目的圖書達1500冊以上。縣圖書館館長段芳介紹說:“下一步,我們將選擇一批人口集中、條件較好的中心村農家書屋推行通借通還,實現資源共享,讓更多的農村干部群眾享受到更加便捷、豐富的閱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