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新洲區邾城街聯合村看到,田間地頭綠浪滾滾,寬敞的硬化路和成片的良田依村而伴。2019年以來,該村積極推進意楊清零,進行土地流轉實踐,讓過去大量撂荒的土地,變成了如今綠油油的麥田。聯合村位于邾城街最南端,現有人口3243人,耕地面積4400余畝。站在村灣田疇,滿目盡是長勢喜人的冬小麥、向陽而盛的土豆種苗、郁郁蔥蔥的精品苗木……如今的聯合村,綠水青山,鳥語花香。
土地是農民最大的財富,但由于村民外出務工,大部分土地種植意大利速生楊樹,這既讓土地資源閑置撂荒,又因春季飛絮影響到村灣環境。
如何將“沉睡”的土地財富“動”起來、“活”起來?對此,村“兩委”積極響應街道辦事處“保護耕地,耕地意楊清零”的號召,利用4個月時間,耗資35萬元將村里2200畝意楊全面清零。但清零后的土地因無法耕種,造成大面積撂荒。經村兩委召開村民小組會議反復討論決定將集體土地收回來、閑散的土地盤起來,整合資源開荒復墾土地2000余畝,并將復墾后的土地進行流轉,積極扶持農業專業種植大戶進行糧食種植。目前已種植冬小麥1200余畝;秋季水稻3600余畝;玉米、土豆、西瓜、蔬菜等500余畝,并著力打造300余畝精品苗木基地,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近年來,聯合村在邾城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將黨旗插在田間地頭,通過黨建引領、產業支撐,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環境面貌,促進產業發展,激活村級集體經濟“澎湃春潮”,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夯實基礎。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勝、通訊員殷潔 余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