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包東喜 通訊員 程柏松 李偉
“要想實現全行業安全生產,必須按照新的《安全生產法》抓落實,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全省危化品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必須壓實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一線作業人員三類人員安全責任,層層壓實形成責任閉環。”4月12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委員、總工程師徐克表示,結合自己30多年安全生產監管的經驗,探索推行“12345”安全管理辦法,向全省化工企業傳導安全責任壓力,為社會平安穩定、企業安全發展尋求最大公約數。
三類人員扛起安全責任鏈
“‘12345’安全管理辦法中的‘3’,就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崗位作業人員三類人員的責任。”中國地質大學安全工程系副教授郭海林認為,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公司決策者,有權管著錢袋子,對全公司的安全生產起著方向性和決定性作用,安全管理人員既是本單位安全生產組織者、參與者,也是監督者,是最重要的執行者,一線作業人員是企業生產現場的干活的人,是安全生產的直接參與者。
省應急管理廳在對督查檢查情況綜合分析發現,以往,大部分企業的做法是年初企業全部人員都要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實施季度、半年、年終階段性考核,但責任書崗位針對性不強,執行中重點不突出,缺乏過程監管,實質效果不佳。把安全責任落實三類人員,對象明確,落實到崗位、落實到獎懲考核,注重過程管理,直接跟生產效益、員工收入掛鉤。
抓住牛鼻子:
老總考,考老總,曬老總
為了推動化工企業狠抓安全生產,落實三類人員責任,采取省級抓主要負責人、市縣抓安全管理人員、企業抓員工的辦法。省應急廳主要采取抓大頭、抓上頭、抓老總,具體辦法是老總考、考老總,曬老總。
據介紹,近年來,我省危險化學品領域的企業負責人需要過兩道關:當企業主要負責人前要依法取得安全生產管理資格證;當上主要負責人后,每年還有一個過關考試,包括法律法規、專業管理知識、本企業安全風險情況等。
“你公司重大危險源有幾處?你公司安全風險屬于什么等級(紅橙黃藍)……”從2020年開始每年組織一次全省企業老總安全生產管理過關考試,兩年有700余人次企業主要負責人參加考試,參考的既有上市公司主要負責人,也有民企500強的主要負責人,還有大型央企分公司的主要負責人。
2021年11月省應急管理廳集中組織全省危險化學品企業主要負責人開展安全生產管理知識考核,并于2022年1月7日組織補考。全省共有377家企業371人參加了考核或補考(其中有6人同時擔任2個企業主要負責人),考核成績合格337人,占91%。考核成績90分以上138人,3人獲得滿分100分,最低分42分。考核不合格16人,缺考、替考17人。
過關考試成績在網上如實公告出來,不少企業老總吃飯不香、睡不著覺。按照規定,“考核和補考均不合格的,不得擔任企業主要負責人”。“剛考完我很自信,得知成績不合格,感到很慚愧!”參加補考獲滿分的某企業主要負責人王俊杰表示,考試不過關,難過安全關,問題出在自己安全觀。經過這次教訓,他回到企業狠下決心,層層考試考核,抓實三類人員安全責任。
全省應急系統抓三個責任閉環落實不遺余力。各市縣對企業主要負責人警示教育或培訓4600人次,對安全管理人員警示教育或考核38210人次;市縣兩級對企業人員行政處罰38人次,罰金782628元;約談343人次。
壓實員工責任:
管行為更要管身心
“我們的年終獎是跟安全生產掛鉤的,一旦企業安全生產出了問題,15萬元的安全獎就泡湯了!”興發集團黨委委員、常務副總經理王杰介紹,該集團按年度對應安全生產目標設立安全專項獎勵,對公司主要領導、安全環保分管領導、單位分管領導分別給予10萬至30萬元;對各子公司(二級單位)主要負責人、安全環保總監分別給予1萬至15萬、5000元至10萬獎勵。
“關鍵少數”重視了,帶動對兩類人員的考試、考核也常抓不懈。
宜昌泰盛公司這樣壓實“3”類人員責任:公司每半年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進行考評,嚴格執行剛性淘汰機制;通過設置獎勵,鼓勵員工考證和提升學歷,目前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取證553人,434人完成相應專業學歷提升;開展全員安全環保績效專項考核,在職生產系統員工每月工資考核中列支專項安全環保績效300元/人。
“壓實一線員工責任,是落實企業安全管理最后一米。”省應急管理廳危化品監管處負責人表示。近幾年,全省危化品企業按照教育培訓明責、考核懲罰壓責,獎勵和人文關懷激責的辦法,在員工責任落實上使實招,全省“三違”(違章指揮、違規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現象明顯減少。據統計,三年來,全省危化品企業對崗位員工開展警示教育407584人次,組織考核219584人次,因“三違”處罰156009人次,罰金689510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