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康旭陽
收到賭博、色情等垃圾信息,對蘋果用戶來說已經不是稀奇事。它可能曾出現在iMessage短信里,也可能通過iCloud共享至手機相簿和日歷。最近,這些垃圾信息又開始出現在蘋果手機自帶的“家庭”App中,不少用戶深受其擾。
垃圾信息是如何入侵蘋果手機的?極目新聞記者調查發現,有人專門從事垃圾信息代發工作,擁有專業發送設備和賬戶數據,買家下單后只需提供推送的內容即可。蘋果客服表示,目前只能通過用戶端關閉共享的方式,來阻止垃圾信息的侵入,蘋果也會通過系統更新來修復這一問題。
蘋果用戶收到的垃圾信息
垃圾信息入侵蘋果手機
“xxx@icloud.com邀請您共享澳門XX貴賓廳,彩票、老虎機等線上試玩……”
近日,武漢市民胡然總在蘋果手機自帶的“家庭”App上收到類似的賭博邀請信息。信息來源是陌生iCloud賬戶,每條信息的賬戶ID都不一樣,但內容均是網絡賭博邀請。
“大概從這個月初開始,幾乎每天都能收到,有時候晚上十一二點了,還會彈出來一條?!焙桓嬖V極目新聞記者,目前為止她已經收到了十幾條類似信息,由于擔心手機里的隱私因此泄露,她便卸載了“家庭”App,可沒想到,垃圾信息還是能發進來,卸載掉的App依然會進行消息提醒。
家庭App里的垃圾信息
胡然把垃圾信息截圖發至微信群聊和朋友“吐苦水”,發現幾位朋友也收到了。“朋友把收到的信息截圖發給我,差不多的賭博信息,也是通過‘家庭’App收到的,大家都不知道該怎么辦。”胡然說,即使點了拒絕邀請,也還是照收不誤。
市民吳可是蘋果的老用戶,2015年開始使用蘋果手機。“無論手機怎么換,系統怎么更新,涉黃涉賭垃圾信息都照樣能發進來?!眳强筛嬖V極目新聞記者,iMessage短信、手機相簿、日歷、家庭App,無一不被垃圾信息入侵過,“基本都是蘋果手機自帶的App能收到,除了iMessage外,都是通過iCloud賬戶共享來的?!?/p>
App Store中家庭App的用戶評價
極目新聞記者在App Store搜索發現,不少蘋果用戶們飽受垃圾信息的困擾,“日歷”“家庭”App評分僅有2分、1.4分(滿分5分)。數千條用戶評論中幾乎都是對收到垃圾廣告的投訴,不少用戶表示常在上述App中收到垃圾廣告,還有用戶評價“家庭、日歷已經成為垃圾廣告聚集地”。社交平臺上,也有不少網友提問:“如何阻止iOS出現‘家庭’共享垃圾信息?”“為什么卸載了也沒有用?”
蘋果客服稱很多用戶投訴
垃圾信息送達的背后,是否存在蘋果用戶信息泄露的風險?
“賬戶隱私只有登錄了賬號才能看到,發送者通過發送信息的方式無法看到用戶隱私?!碧O果客服表示,Apple ID賬號一般都是郵箱號,收到垃圾短信可能是隨機事件,可能發送者手中有大量的郵箱號,大批量發送垃圾信息到這些郵箱中,其中有一些郵箱正好注冊了Apple ID賬號。
客服提供了兩種處理垃圾信息的方法:一是用戶收到類似邀請信息時,可選擇“報告垃圾短信”,系統會有相應處置措施;二是在設置中關閉蘋果自帶App的iCloud共享功能,關掉之后對方就無法通過賬號再投送類似的邀請信息。
iCloud頁面可關閉共享功能
但上述方法均是通過用戶端操作,并且關閉iCloud共享功能后,也意味著用戶無法與家人朋友進行共享。系統能否直接阻斷垃圾信息?“目前只有用戶端這兩種方式。這些垃圾信息我也收到過,也有很多用戶打電話投訴,工程部門其實一直都在調查是由于什么原因導致的,目前了解到的方案是通過系統更新來進行修復?!笨头硎?,建議用戶及時更新系統版本。
發送賭博、色情信息涉嫌違法
江蘇領信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磊表示,向手機用戶發送賭博、色情及其他違法信息,屬于違法行為,嚴重者應承擔刑事責任。此外,無論是手機設備生產者、應用軟件下載服務提供者,還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其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或漏洞等風險,加強管理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是其法定義務。
“我國法律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利用網絡發布涉及實施詐騙或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傳播淫穢色情信息,以及侵害他人隱私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對于強行多次發送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可以視情節對其予以罰款、拘留。如果是發送賭博、淫穢、招嫖及其他違法信息的,應當按照其涉及的具體違法行為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還應承擔刑事責任?!睆埨诼蓭煴硎?,用戶收到大量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信息,顯然屬于垃圾信息的范圍。如果蘋果公司在技術上無法完全阻止這種垃圾信息的發送,對用戶收到垃圾信息的騷擾,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對于手機終端的生產者、App制作者,《網絡安全法》也做出規定,網絡產品、服務應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網絡產品、服務的提供者發現其網絡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按照規定及時告知用戶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違反上述義務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款等處罰。
張磊律師建議,除了平臺擔責,用戶還要學會“自救”?!坝脩艨梢酝ㄟ^設置屏蔽自己不熟悉的人,這樣就能夠避免垃圾信息的大量產生,從這個意義上說,用戶可以選擇自我保護。解決的辦法,一方面是用戶加強自我保護,屏蔽陌生人。另一方面,蘋果公司也要盡快研發出阻止垃圾信息的技術手段。”他表示,無論是手機設備生產者、應用軟件下載服務提供者,還是網絡服務提供者,對其產品、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加強管理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是其法定義務。只有每一個主體均足夠重視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才能共同營造安全、和諧的網絡和信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