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王中、王子晨)近年來,襄陽市委編辦深入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積極為襄陽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整合執法力量,全面建立綜合執法管理體制。按照“一支隊伍管執法”的改革思路,推進重點行業領域、開發區、鄉鎮(街道)行政執法機構、職能和人員編制整合,行政執法從五個手指分而治之變為攥成拳頭形成合力。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文化旅游、農業5個領域分別組建綜合執法支隊后,市級承擔行政執法的機構由23個減少到5個。結合開發區管理機構清理規范,在高新區、東津新區(經開區)、魚梁洲開發區分別組建綜合執法局(中心),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結合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經濟發達鎮改革和“區鎮合一”體制改革,在全市28個街道組建綜合執法中心,在棗陽吳店鎮、谷城石花鎮、老河口李樓鎮、襄州雙溝鎮等鄉鎮組建綜合執法機構,探索破解基層綜合執法中存在的“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看不見”等問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突出工作重點,推動執法重心向基層下沉。推進行政執法權限和力量向基層延伸和下沉,強化鄉鎮(街道)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職責。建立賦權確認制度,指導城區、開發區編制賦權清單,200余項市、區兩級執法權賦予街道行使。協調相關行業領域制定執法人員下沉實施方案,明確市級綜合執法機構向街道下沉的具體執法人員、工作職責等事項,建立雙向聯絡、聯席會商、考核評價等工作運行機制,切實推進執法力量下沉到一線。
理順職能關系,優化綜合執法運行機制。綜合執法機構以主管部門名義行使行政處罰權和行政強制權,剝離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不再行使執法職能,轉向提供公益性、技術性保障服務。對城市管理等跨部門綜合執法的事項,跨部門的行政處罰權移交后,其行業監管主體責任不變,綜合執法部門與職能部門建立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協調聯動機制,實現部門間發現受理、檢測認定、案件移送、行政處罰、效果評價的有效對接。劃清市、區兩級執法邊界,區級承擔具體行政執法職能的領域,市級負責統籌協調、監督考評、跨區域和重大案件查處工作。市級負責統籌和具體執法的市場監管、文化市場等領域,區級配合開展相關執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