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李先宏、通訊員陳雪瑩)食用菌是無菌生產,但農業部門每年仍要進行1000多批次的抽檢,確保絕對安全。4月14日,武漢市農業檢測中心抽檢新洲區食用菌生產企業,所抽樣品檢驗全部合格。
當日上午,工作人員在該區徐古街許易村武漢天添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基地,隨機抽取12個食用菌樣品,進行快速定性檢測,檢測項目主要有機磷類農藥、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留。
另外,工作人員還現場抽取了8個食用菌樣品,帶回武漢農業檢測中心實驗室進行定量檢測,檢測項目有61種之多。
武漢農業檢測中心研究員王海生說,食用菌生產過程中,都要對培養基、培養料在121度以上高溫下滅菌2.5小時,生產過程決定了食用菌安全是有保障的,但農業部門每年仍要對食用菌生產進行高頻次的抽檢,目的是防止人為的添加,確保絕對安全。
新洲區農業農村局質安科負責人袁建琴介紹,在企業自檢外,街、區、市各級農檢部門對食用菌生產的抽檢,每年都在1000批次以上,檢驗結果全部合格。
另有數據顯示,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對武漢市的食用菌定量檢測結果也全部合格,廣大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據悉,今年,武漢農業檢測中心計劃抽取定量檢測食用菌120個樣品,各區快速檢測計劃進行4000個樣品,正在陸續開展。新洲區公共檢測中心計劃開展食用菌定性檢測500批次,定量檢測80批次,目前已開展定性檢測251批次,定量檢測30個批次,全部合格。
目前,武漢市常年或季節性生產的食用菌品種有雙孢蘑菇、杏鮑菇、香菇、草菇、秀珍菇、姬菇、平菇、羊肚菌、白參菌等10多個,循環栽培,一年多茬。全年食用菌(干鮮混合)產量近6萬噸,其中鮮品產量新洲區1萬余噸,東西湖區3萬余噸,黃陂區8000余噸,江夏區6000余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