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李文亮)近日,筆者從大冶市鄉村振興局了解到,該局創新探索建立防返貧監測新模式,出臺《大冶市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建立防返貧動態監測網格化管理機制,確保返貧致貧風險及早發現、快速響應、精準幫扶、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防返貧致貧,重點在幫扶、難點在監測,監測排查不精準,容易造成農村“三類人員”(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應納未納”“體外循環”,影響脫貧成果。”大冶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陳剛介紹。
為有效破解“堵點難題”,打通防返貧監測“最后一米”,該局鞏固脫貧成果指揮部辦公室成員深入全市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調查研究,并與相關市直部門、鄉鎮交流座談、征求意見,研究出臺了《大冶市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工作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對所有農戶建立網格,明確網格員職責任務,分組包干,常態走訪、快速響應,發現致貧風險第一時間向上反饋,真正做到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人不漏政策,確保監測對象“應納盡納”“應幫盡幫”。
《方案》中明確,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市、鎮、村、組四級網格化管理體系,覆蓋全市所有農村人口,推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關口前移。市級網格由民政、教育、醫保、衛健、公安、殘聯等行業部門組建,負責監測預警、數據比對、政策落實、業務培訓等工作;鎮級網格主要由鄉鎮包村干部組建,負責督促和指導各村建立動態監測網格,抓好督查指導、研判處置、落實幫扶等工作;村、組網格由村“兩委”干部、第一書記、駐村干部、扶貧專干、村莊理事會成員、村民代表組建,負責常態化入戶走訪,及時掌握網格內農戶家庭收支情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情況情況,主動上報大病、大災、意外傷害、產業失敗等致貧返貧風險。
此外,該市防返貧動態監測“四級網格”嚴格按照主動發現、村級核實、綜合研判、市級審核、落實政策自下而上和部門預警、村級核查、識別納入自上而下的工作流程,形成雙向互補的閉環管理,牢牢織密防返貧動態監測“天網”,不斷扎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防線,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大冶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吳映波表示:“讓基層網格員發揮‘移動探頭’作用,發現返貧跡象時,及時為困難老鄉‘吹哨’,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健全完善該項機制,切實做到管理體系設置到位,工作流程規范到位,業務政策培訓到位,生活待遇保障到位,下好防返貧先手棋,打好鞏固脫貧成果主動仗,穩定鄉村振興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