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李曉夢
通訊員 王甜甜
她與聽障丈夫相攙相扶,靠賣蔥餅為生,20多年誠信經營;她拖著殘腿用盡全力把女兒們送入大學,為她們插上飛翔的“翅膀”;她30多年無悔付出照顧殘疾的親人;她熱心公益,幫助鄰里,用真心真情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她如星辰般點亮身邊每一個人的夜空。她就是鐘祥石牌人口中的“星辰媽媽”鄒愛華。近日,鄒愛華上榜2022年1-2月“荊楚楷?!痹露热宋铩?/p>
鄒愛華正在制作蔥油餅
一鍋鍋蔥油餅
挑起了家庭重擔
“好吃嗎?”“好吃?!薄阽娤槭惺奇偵险纸挚诓贿h的攤位上,鄒愛華笑意盈盈,每次看見顧客吃餅,她都會問上一句?;貞?2年前開始賣蔥油餅,鄒愛華直言也是沒辦法。
30多年前,因小兒麻痹癥行動不方便的鄒愛華與聽力受損的肖其敏結為夫婦。起初,肖其敏在一家企業工作,2000年企業改制,工作沒了,家里經濟來源就斷了。怎么辦?鄒愛華決定自己學做蔥油餅擺攤賺錢養家。
在自家對面的一個窩棚前,磚砌土爐灶,木制杠桿架,一口平底炕鍋,一張賣餅的桌子,餅店就這樣開張了,這一開就是22年。22年來,鎮上其他蔥餅攤的設備換了一茬又一茬,只有鄒愛華守著炕鍋、燒著柴火,堅持用傳統的方法做蔥餅。因為她的堅持,肖記蔥餅成了石牌人記憶中的家鄉美食,很多外地顧客都會慕名而來。
夏天,她在40℃的爐火前一坐就是10多個小時,衣服濕了干干了濕,雙眼被濃煙熏得睜不開。冬天,坐在四面透風的棚子里,全身被風吹的冰涼,只有面前的爐火能帶來一絲溫暖。可不管多累多難,鄒愛華從來沒失信于顧客。
抱回棄嬰
將兩個女兒送入大學
“這是我的外孫和外孫女,你看一睡醒就在找姥爺?!闭l能想到,這一對龍鳳胎的媽媽是鄒愛華多年前從醫院抱回的棄嬰。
1987年11月,失去孩子沒多久的鄒愛華聽說鎮上醫院有個早產兒,生母沒法養活想送人。“家里條件不好,怕孩子跟著吃苦,本不想要,可看見孩子的樣子,就心軟了。”鄒愛華回憶。因為早產,孩子小時候體弱多病,出生后第九天才睜開眼。沒有母乳,她就買奶粉給孩子喝,生活再困難,她也不曾給孩子斷了奶粉,每月工資發下來,第一件事就是買奶粉。
盡管后來鄒愛華生了一個女兒,但對這個大女兒的愛不曾減少一分?!爸挥薪憬慊氐郊抑?,我們家的菜單才可以隨便點。”小女兒調侃。
在教育上,鄒愛華夫妻也從不馬虎。自己輔導不了孩子作業,他們請石牌鎮留守兒童服務中心的老師幫忙補課,風雨無阻;孩子考上荊門市龍泉北校后,有人擔心她負擔不起學費,她邊笑邊說,只要女兒學得好,大不了多做兩卡車面粉的蔥餅賣。
就這樣,兩個女兒都如愿考上心儀的大學。如今大女兒在成都成家立業,二女兒也在讀研究生。
顧好“大家” 溫暖鄰里
鄒愛華的二伯哥和嫂子都是殘疾人,二伯哥先天聾啞,生活多有不便。所以從嫁過來那天起,鄒愛華和丈夫就承擔起照料二伯哥一家的責任。
30多年里,只要二伯哥生活中有事,鄒愛華夫婦從未推辭,總會忙進忙出,直至事情解決?!拔覀兪且患胰?,我能做的事就自己來,不能做的事就‘指揮’家里人做?!编u愛華笑著說,他們都叫我“遙控器”,我覺得還挺貼切的。
除了照顧好這個“大家”,鄒愛華多年來還特別熱心公益,每次社區志愿者協會有活動,她都會主動報名,2016年至今,鄒愛華一家先后參加各類志愿活動近50次。同時,她還熱心幫助鄰里,哪家有事需要外出,也會很放心地把備用鑰匙留在她家里;哪家婆媳出現矛盾了,也喜歡找她幫忙協調…… 街坊四鄰送給她一個“街長”的稱號。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樂的,為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鄒愛華很喜歡這首歌,她常說:“看見別人幸福自己就很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