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柳琛琛
通訊員 高原
今年,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旨在樹立湖北生態環保鮮明形象,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活動共收到來自15個省市區的258件應征作品,4月11日起,通過初評的60件作品進入網絡評選階段。在入圍的60件作品中,有5件特別的作品,創作者都是小學生。
李文釗《七個環保小精靈》
水果湖第二小學二年級學生李文釗一口氣畫了7個吉祥物:“嫩芽猴”“藍桃仔”“水寶”“循環環”“紅柿娃”“綠油油”“金菠蘿”,表達自己心目中的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李文釗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自己曾親眼見到金絲猴,覺得它很可愛、很漂亮,很想保護它。他的母親劉女士介紹,看到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后,小朋友十分喜愛。這次,小朋友得知湖北正在征集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后,立即想到了金絲猴,又結合已經學習的環保知識,創作了以垃圾桶為原型的“循環環”等其他吉祥物。
《夢豚豚》
水果湖第一小學五年級學生吳侃如以長江江豚為創意點,手繪一只在水中遨游的江豚“夢豚豚”,表達對于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小朋友的父親吳先生介紹,小朋友曾經通過網絡和新聞了解到江豚的珍稀程度,還和家人一起收看了江豚保護的紀錄片,對江豚的形象和習性印象比較深,可能她的靈感來源于此。吳侃如說,特意將江豚圓潤的肚子用畫筆表現出來,以展現江豚圓嘟嘟的形象,前后用了兩三天時間,將作品完善好。她說:“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保護江豚,保護江豚生活的長江。”
《楚小境》
水果湖第一小學六年級學生李樂詩今年13歲。李樂詩的母親喻女士介紹,小朋友從小對自然環境知識比較感興趣,經常參加武漢植物園的戶外活動。李樂詩前后花了兩個星期,完成了此次吉祥物作品“楚小境”的設計。“楚小境”是一個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和奔騰的浪花鳳尾的娃娃。 “小朋友設計了多個版本,最后選擇了現在的形象投稿。”喻女士說,李樂詩選擇了“楚人崇鳳”的概念,采用擬人化的手法,將鳳凰和娃娃形象相結合。
《小萼》
武漢小學五年級學生張津瑞設計出以揚子鱷為原型的吉祥物,舉著小紅旗“向污染宣戰”,并利用湖北簡稱“鄂”的諧音,給吉祥物取名“小萼”。小朋友的母親陳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想向大家分享自己心目中的環保小精靈,設計出湖北的環保版冰墩墩。在創作的過程中,小朋友想到了曾經朗讀成語“一士諤諤”的故事,希望賦予吉祥物勇敢正直的品質,又想到曾經看過的鱷魚繪本,將小鱷魚畫成了可愛的風格。張津瑞說:“我也想給大家看看我畫的小萼,想對大家說‘看,這是我的環保小精靈,你覺得它可愛嗎?來和它做好朋友一起保護環境吧!’”
《綠油油》
武漢市洪山區武珞路小學二年級小朋友周菁羽手繪吉祥物“綠油油”,是一只長著短短的鹿角、頭頂六瓣綠葉和三朵小花的小麋鹿,靈感來自湖北石首麋鹿保護區的故事。
“我們欣喜地看到,這次征集活動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響應,不僅有省內外環保公益人士、專業人士的參與,還有不少大學生、中小學生參與進來。”省生態環境廳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小朋友們稚嫩的畫筆,畫出的是心目中荊楚大地的綠色精靈,更是反映出對于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希望通過此次征集活動,能夠進一步激發培養孩子們的生態環保意識和興趣,成為新一代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