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馬浩然
視頻剪輯 柳之萌
協助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維持排隊秩序,前往各個社區及集中隔離點防疫消殺,為居民運送蔬菜包等生活物資。此次疫情以來,鄂州藍天救援隊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極目新聞記者獲悉,2020年,該救援隊曾支援武漢天河機場,參與物資運輸保障任務。
4月15日上午,鄂州藍天救援隊8名隊員帶著消殺設備在鳳凰街道古城社區門外集結,準備前往部分社區和市民核酸檢測點位進行防疫消殺。自10日中午靜態管控以來,這是該救援隊投身防疫志愿服務的第5天。
進社區消殺堅守防疫一線
隊員開展防疫消殺
古城明珠、金葉小區、世紀商城,兩處市民核酸檢測點位......15日上午,鄂州藍天救援隊8名隊員來到鳳凰街道古城社區,按照社區工作人員黃女士列出的小區名單,逐步開展日常消殺工作。
在古城明珠小區門外,隊員們紛紛穿上全套防護服,調試好消殺設備“彌霧機”后進入樓棟。隊員們乘坐電梯進入頂樓后,嚴格按照疫情應急處置行動指南,以“全覆蓋、零盲區、無空白”為原則,他們背上近50斤重的消毒水,手持設備對樓棟的走廊、樓梯、墻壁、地面等公共區域進行噴霧消毒,尤其對電梯、樓梯扶手、門把手等不起眼部位不漏一處,確保洗消效果。
隊員開展防疫消殺
隨著噴霧機馬達的陣陣轟鳴聲,“哧、哧、哧……”的聲音籠罩在小區和樓棟的公共區域。從頂樓至一樓,隊員們順著樓梯間逐級而下,白色的消毒噴霧在空氣中彌漫,一個個白色的身影穿梭在每個角落。
“防疫時期,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角落,該消毒的地方一點也不能馬虎。”持續開展小區環境消殺工作繁瑣辛苦,但隊員們從不抱怨,在消殺過程中,隊員們除了中途添加藥劑和消殺設備“彌霧機”的燃油外,他們的腳步一刻都沒有停歇,在樓棟樓層間實施全方位立體消殺。
隊員們整理消殺設備物資
當日中午12時,隊員們完成了古城社區內需要消殺的小區及核酸檢測點位任務。簡單檢查了消殺設備,隊員們脫掉防護服后互相噴灑酒精進行消毒。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自4月11日起,鄂州藍天救援隊便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務,15日也是該救援隊開展防疫工作的第五天。
曾參與天河機場物資運輸
隊員在樓道開展防疫消殺
鄂州藍天救援隊負責人李四海今年49歲,也是隊伍里資歷最深的一員。在礦業公司上班的他從小就有一顆愛心,2017年,他成立創辦了鄂州藍天救援隊。
極目新聞記者獲悉,疫情防控期間,除了參與社區及重點區域的日常消殺外,鄂州藍天救援隊還協助社區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維持排隊秩序、現場環境消毒,同時在城區街道卡口領取相關保供部門為市民提供的蔬菜包、生活物資等保供品,并按照名單配送至各個街道、社區和小區門外,再由社區工作人員配發至各個樓棟門口,由居民自取。
隊員進小區開展防疫消殺
而此次的消殺工作,并不是藍天救援隊第一次參與疫情防控。早在2020年,該救援隊的10名隊員便自愿報名成為志愿者,并前往武漢天河機場參與物資運輸保障任務。
救援隊負責人李四海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參與物資運輸任務時,有次他開車走在環線上,發現道路前方沒有一輛車行駛、也沒有車流聲和喧囂聲、整座城市都很安靜,他的內心突然感到很難過,他覺得疫情來得很突然,一切看起來如此不真實。
隊員進小區開展防疫消殺
“那天我剛執行完運輸任務回到機場,附近的一對年輕夫妻端著一鍋煮好的排骨蓮藕湯送了過來,并連聲說著感謝的話,他們還說這可能是最后一次給隊員們送吃的了。”經詢問得知,這對夫妻將家里僅剩的食材送了過來,李四海感慨地說:“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姓什么住哪里,希望他們未來都好。”
持續工作19天后,藍天救援隊完成了運輸任務,隊員們經過消殺隔離后返回鄂州,繼續投身當地的疫情防控工作。
隊員進小區開展防疫消殺
部分隊員合影
據介紹,隨著各項救援活動及技能培訓的開展,該隊伍由最初的12人發展至今,已有30多名正式隊員,20多名預備隊員和100多名志愿者。負責人李四海表示,救援隊平日以水上救援為主,隊員們自籌購買了汽艇、沖鋒舟等多種專業設備,截至目前已完成多起水上救援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