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首席記者 曹磊
通訊員 樊丹
以堅決防除加拿大一枝黃花為代表,湖北省正在展開一場對外來入侵物種的全面防控,確保農耕安全。
4月15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舉行的全省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啟動儀式上獲悉,湖北省將對國家下達的258個物種進行普查,涵蓋入侵植物、動物和病蟲害三大類別。
在啟動儀式上,極目新聞記者從展出的各類外來入侵物種的介紹中了解到,在湖北,水花生、水葫蘆、假高粱、蘇門白酒草、毒麥、牛蛙、松材線蟲、豚草等,正威脅著農作物、畜牧和水產生產,甚至威脅到人的身體健康。由此,農業部門在全省范圍內啟動對258個物種進行全面普查。
據了解,此次普查將根據全省生態類型區特點,分成江漢平原與大洪山區、大別山區與幕阜山區、秦巴山區與丹江口庫區、三峽庫區與武陵山區等四個普查片區,采取重點詳查與面上普查相結合形式,以縣為單元,以全省103個縣市區的農田生態系統、漁業水域為重點普查范圍,組織推進農業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工作。
按照計劃,湖北省將在2022年底全面完成野外踏查;2023年完成部分增補復查和普查信息匯總;2023年底,力爭基本查清湖北省外來入侵物種的種類數量、分布范圍、分布面積、危害程度等基本情況,分析研判湖北省外來入侵物種擴散趨勢及其對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影響,為科學防控提供有效支撐。
由于外來入侵物種的特性多樣,決定了普查技術也具有特殊性和專業性。由此,湖北省組建了四個專家技術團隊,指導相應普查片區。
同時,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將持續開展農業資源環境保護業務培訓和國家安全教育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科普活動,將社會公眾號召到普查活動中來,成為農業生態保護的參與者、踐行者。
接下來,湖北省還將充分發揮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優良機制,探索通過公開普查APP、公開發布普查物種圖鑒等方式,發展一批社會公眾“普查員”。
專家介紹,外來物種管理是國家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環節,一旦缺位,將嚴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損害農牧漁業可持續發展、生物安全和人民群眾健康。
監測顯示,當前已入侵我國的660余種外來物種中,近七成物種危害農牧漁業生產,并嚴重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去年,省農業農村廳組織發動加拿大一枝黃花綜合防除工作,發動社會公眾20萬余人廣泛參與,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已會同省財政廳等七廳局印發了《進一步加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召集人,省財政廳、生態環境廳、省自然資源廳7廳局聯合的省級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協調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