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葉文波
通訊員 鄭成波 王輝
實習生 王雨菲 沈逸飛
“小陳(化名),最近和隔壁藥店的老丁(化名)沒再扯皮了吧?”4月15日上午,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硚口區分局三曙派出所社區民警周為來到轄區一家玩具店,對房東小陳說道。“這還得謝謝周警官呀,現在我們兩家線劃清楚了,沒有矛盾了。”小陳笑著說道。
“都翻篇了,遠親不如近鄰,做個好鄰居是緣分。”同樣的問題,藥店房東老丁回答得很干脆。
前不久,武漢市硚口區利濟路上相鄰的藥店和玩具店因為門面裝修的事鬧起了矛盾,兩家店的房東還差點發生肢體沖突。經民警及時介入調解后,現在相處頗為融洽。“社區鄰里之間有個家長里短的矛盾糾紛很正常,第一時間化解后,日常注意再多問一句,摸清各自的思想動態,總是放心些。”周為對化解社區矛盾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面墻豎起了鄰里之間的屏障
今年初,房東老丁將自己的門面出租給商戶經營藥店,沒想到裝修過程中,因為一面墻的使用問題,引發了鄰里矛盾。“要不是周警官及時介入,事就鬧大了。”老丁回憶說。
原來,藥店在裝修時,發現自己店面約1米寬度的墻身,被隔壁玩具店給裝修進去了,雖然實質性經營面積大小沒有改變,但是從外觀上看,沒有整體來得大氣。藥店將情況告知老丁,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按照責任劃分,墻體所屬應該歸老丁,于是老丁去找隔壁房東小陳,想要回墻面的使用權。
“門面租給玩具店使用好幾年了,一直以來這面墻都是我家在用,你之前也沒說啥,現在直接一句話就要拆掉裝修,也太欺負人了吧。”小陳覺得這是歷史遺留問題,也想為商戶和自己爭取使用權,雙方誰也不愿讓步。
一次談心化解鄰里之間的心結
今年3月底時,老丁和家人相約來到店里和小陳協商。看對方“人多勢眾”,小陳的家人也趕了過來,雙方爭執不休,肢體沖突一觸即發。得知情況后,三曙派出所社區民警周為火速趕到現場,首先勸回雙方家人,然后將當事人帶到派出所。
在派出所調解室里,經過調解,雙方口頭上表示不會扯皮打架,但心里誰也不服誰。“這事要從源頭上一調到底,徹底消除糾紛隱患。”當晚,周為來到門店實地查看,查找矛盾源頭,“一方覺得有理,以理據爭,卻忘記了相互之間的尊重;一方覺得一直以來大家心照不宣,卻忘記了事實的真相。”
三曙派出所轄內面積只有0.5平方公里,但商戶達8000余戶,日常各類小矛盾小糾紛較多。為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派出所結合實際,對標武漢市公安局部署開展的“找堵防”行動要求,制定了《三曙派出所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規范》(以下簡稱《規范》),《規范》詳細制定了消費合同類、肢體沖突類、鄰里瑣事類、家庭矛盾類、酒后滋事類等糾紛矛盾化解處置流程,并制作成“口袋書”下發社區民警,指導民警全程規范處置。
第二天清早,周為約雙方來到門店。“我看了現場,也了解到你們發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其實這面墻并不會影響實質性的經營面積,和氣才能生財,鄰里之間遇事忍一忍忍出一份和諧,讓一讓讓出一份真情,這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社會公德,也是為人處世之道,”周為還順帶講述了流傳至今的“六尺巷”佳話。
“打贏進牢房,打輸進病房,一旦動手了,性質也就變了,不是簡單的看病吃藥、賠錢就能解決的事,”接著,周為把派出所編制的“打架成本核算單”遞到兩人手中,并講解了打架斗毆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老丁和小陳冷靜了下來,最終握手言和,約定以墻面中心劃界經營。
一聲問候拉近了鄰里之間的感情
“老丁,這么早就來了,過早了嗎?”一天早上,小陳主動問候老丁。“那天周警官說的很在理,我心服口服,我這邊一部分墻面原本就是你的,還是還給你。”小陳主動講了自己和家人的決定。從那以后,兩人只要見面,都會主動打招呼,甚至還相互介紹生意,鄰里之間感情不斷升溫。
“矛盾解決了,見面還是朋友,打個招呼,多聲問候,多增進一份感情,左鄰右舍,更多的是相互理解、相互照應。”小陳將民警周為的話記在了心里。
《規范》里明確提到,民警應最大限度把群眾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消滅在萌芽狀態,要由過去的“一調了之”擴展為“一調到底”,確保達到“事了”“情續”的目標。
據悉,武漢市公安機關開展“雷火2022”專項行動以來,三曙派出所全警動員深入排查,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46起,組織民警上門開展消防、反電詐宣傳活動15場,收到錦旗12面、感謝信20余封,在全力消除化解轄區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的同時,收到了居民群眾和商戶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