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楊婷婷)昨日,極目新聞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獲悉,經過20多年研究攻關,該院高克林研究團隊成功研制出105億年偏差不到1秒的鈣離子光頻標,使我國擁有了國際上第五種不確定度指標達到10-18量級的光頻標,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應用物理評論》。
當前世界測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是光學頻率,精度已達10-18量級。其中光頻標是一套高精度測量傳感器,用于實現高精度的時間/頻率測量。原子光頻標的研究是追求極限精密測量的典型代表,是目前準確度最高的原子頻標。此前,國際上僅有鍶原子光頻標、鐿原子光頻標、鋁離子光頻標以及鐿離子光頻標等四種原子光頻標的不確定度達到了10-18量級。
相關科研人員表示,高精度光頻標有助于提高基本物理量的定義、基本物理常數是否隨時間變化測量和基本物理定律檢驗等的精度,從而推進基礎物理研究,探索新物理。同時在時間基準、相對論大地測量、導航定位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