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自2010年創辦隨縣博愛特殊教育學校以來,隨州男子劉愛業默默堅持了12年,把全部積蓄和對殘障孩子的愛,投入到扶殘助困、春風化雨的公益事業之中。
12年,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就算只是照顧一個健全的孩子長大,都要付出良多,更何況劉愛業面對的是一群身體或心智有缺陷的孩子,他不僅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還要培養他們掌握生存技能,其艱辛常人難以想象。
劉愛業原本是一名普通教師,因為偶然了解到殘障兒童家庭的困境,才在44歲那年,決心創辦特殊教育學校。人到中年,肩上的擔子原本就很重,他卻愿意“自找麻煩”,克服萬難,兢兢業業,殊為不易。經濟上的甘于清貧,已經讓人敬佩,而照料殘障兒童所投注的精力和心神,更無法簡單以金錢來衡量。其寬廣博大的胸懷、熾熱恒久的愛心、高尚純粹的奉獻,讓平凡人的善舉有了偉大的光彩。
對于那些因為殘障而生活艱難的孩子來說,這所學校是庇護他們的港灣,更是他們自立自強的起點。12年來,先后有500多名殘障青少年在博愛特校學習、培訓、康復、托養,他們遭遇著相似的不幸,卻也克服著相似的困難,彼此幫助,相互勉勵,從生活不能自理到學會一技之長,不少人找到賴以謀生的工作,有的還開店創業,走上追尋幸福之路,讓禁錮的夢想高飛,讓黯淡的心靈發光,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振奮和感動!
對于這些孩子的家庭而言,劉愛業和學校老師們無私的幫助,是一股溫暖強勁的力量,支撐著他們直面艱難,不拋棄不放棄,奮勇前行。
這樣一所學校的存在,也讓更多人看到殘障兒童的處境。他們因為身體上的殘缺,本就面臨著比常人更多更大的困難,而求學求職的不易,又讓他們常常難以融入人群,變得孤僻封閉。劉愛業主動向他們張開懷抱,傾己之力幫助他們,這種大愛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留下了有愛心、有專長的老師們,也引來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學校才得以繼續維持下去,繼續為孩子們遮風擋雨。
今年1月出臺的《“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提出,到2025年,要讓適齡殘障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7%。可見,殘障少年兒童能夠有尊嚴地接受教育,不被歧視地融入社會,進而獨立自強地生活,是讓殘障人士真正獲得平等社會地位的必要途徑和必然過程。而要實現這樣的進步,需要劉愛業這樣甘于為助殘事業奉獻的人,更需要整個社會行動起來,主動關愛、保護殘障兒童群體,構建福利體系,織密保障網絡,讓殘障兒童同樣幼有所養、幼有所教。
無論命運多么殘酷,有生命就有希望。愿更多人關愛殘障兒童的身心健康,用一雙雙溫暖的手掌托起他們的夢想,讓缺憾不再那么遺憾,讓人生因愛心而圓滿。
愛心細流匯博愛
“我們想定向捐贈,能否提供學校的聯系方式?”昨日,極目新聞報道隨縣博愛特校校長劉愛業的事跡后,多位愛心人士聯系記者,想幫一幫特校里的殘障孩子們。
事實上,過去12年里,博愛特校受到了一些愛心人士的關注。
“楊國榮的娘家是隨縣的;周初是安徽人,在武漢做公益……”劉愛業翻開一個小本子對記者說。本子上記錄著愛心人士對學校的幫助。他介紹,今年初,武漢一個愛心團隊與特校取得聯系。上月中旬,該團隊20多人來到學校,送來150公斤豬肉,還添置了一臺冰柜。
涓涓細流匯成愛的海洋。如果您愿意幫助博愛特校的殘障孩子們,可通過如下途徑捐贈:
戶名:
隨縣博愛特殊教育學校
賬號:
42001813639053001651
開戶行:
中國建設銀行隨州北郊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