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十三號“太空出差三人組”遨游了183日后,帶著多項科研成果載譽而歸。舉國上下沉浸在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蓬勃發展的喜悅及自豪中,然而今天的勝利離不開一支支科技強軍一直以來的默默付出,我們驚羨航空航天事業里程碑式的發展,同樣不會忘了歲月的沉淀和奮斗的累積。
航天領域是一項人類一直在探索的新領域,航天技術亦是頂級的科學研究,涉及不同高新領域的尖端技術。譬如,火箭運載技術、特殊航天材料技術、納米技術、精確導航定位技術……這些尖端技術的不斷發展正是一次次不斷突破、力求“極致”的結晶。
載人航天工程自啟動以來,廣大航天才子胸懷忠于祖國、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始終以發展航天事業為崇高使命、以報效祖國為神圣職責、以突破技術瓶頸為樂趣,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國際公認的尖端課題;秉持著腳踏實地、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始終堅持把“零失誤”作為最高原則,著力將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到極致,創造了卓絕的工作業績。幾十年來,他們自主創業、攻堅克難,取得了“戰必勝矣”的輝煌戰績,使我國載人航天技術跨入了國際先進序列。譬如,從“一”到“十三”,從地球到太空,我們走過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航天路。從第一個航天員楊利偉到現在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萬里挑一的航天員隊伍正在不斷發展壯大,而他們身后是無數默默無聞的航天人才。他們淡泊名利、默默奉獻,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名利地位,用青春、智慧、汗水和生命鑄就了通往太空的成功之路。
“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精神推動偉大事業”。正是由于一代代航天才子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方能鑄就我國航天事業的今日輝煌。 不難發現,載人航天精神所強調的是“特別”二字,這兩個字說出去、寫下來都很簡單,但是想要做到卻“難于上青天”,因為它意味著“極致”。譬如,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因一個小小的O型環密封圈失效導致解體;哥倫比亞號因一個公文包大小的絕熱泡沫塑料脫落解體……細節決定成敗,這些重大事故的背后是一次次小的失誤。
有一種成功的捷徑,叫“追求極致”。所謂極致,就是不論身在何處、所為何事,都能實事求是,不斷地突破,力求完美,即使是平凡的工作亦能干出卓越的成績。我國載人航空航天事業上的種種成功正是一個個航天人才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到極致,才能取得一次次完美的“凱旋”。一事精致,便可動人。追求“極致”,就要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目標,讓“力求完美”成常態。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征程上,有更多的“雄關漫道”等著我們去征服,有更多“摘星攬月”的重大任務等著我們去完成,唯有不斷突破吃苦的極限、戰斗的上限,打破攻關的局限、奉獻的下限,方能不斷開創載人航天事業等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稿源:荊楚網
作者:鄭武(湖北襄陽)
責編:詹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