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徐漢雄
4月8日,江西師范大學軟件學院2022年碩士研究生復試結果網(wǎng)上公示。41歲的天津人單良終于如愿以償,在經(jīng)歷14年8次參考后榜上有名,擬錄取名單中排名第一的就是他。(據(jù)4月18日光明網(wǎng))
4月18日,單良向媒體介紹,他于2009年開始第一次考研,一邊工作照顧家里,一邊自學,前后參加研究生考試8次,歷時14年,此番終于上岸。
單良成功后百感交集,網(wǎng)友同樣百感交集。有人說,以這個年紀考研,畢業(yè)后也沒多少實際意義,因為計算機專業(yè)過了35歲就不好就業(yè)了,反而占用了年輕人的名額,這不是勵志,是執(zhí)念過重。也有網(wǎng)友認為能圓自己的夢想就值得祝福,畢業(yè)后雖然不好進入IT行業(yè),去學校當老師還是可以。
從單良個人的經(jīng)歷來看,能堅持到今天,其實很不容易。2004年,從天津工業(yè)大學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專業(yè)專科畢業(yè)的他,就進入天津工業(yè)大學圖書館工作。那時他就開始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因為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高數(shù),基礎差,學起來非常吃力。考慮到專科學歷考研太難,先報考了成人本科。
后來因父親突發(fā)重病,為照顧病人放棄工作,離開了圖書館。為給父親治病,家里前后花去30萬元積蓄,還欠下了幾萬元。單良說,這番變故,讓自己不得不重新考慮未來。為了照顧父親,他邊工作邊學習,先后干過加油工、地鐵站保安、小區(qū)門衛(wèi)等。目前,他靠著賣菜,一天能有一些收入。
這些年來,他始終沒有放下考研,父親讓人牽掛,工作也不穩(wěn)定,卻始終在忙碌中堅持學習,這種專心實屬難得。談到考研情結,他說,最初考研是為了能留在圖書館做一名正式工,后來經(jīng)過家中一系列變故,考研不順利,他就將考研視為了必須要征服和邁過的坎兒。2019年父親去世了,現(xiàn)在,母親年紀也大了。“雖然我也有積蓄,但還是要為將來考慮。”
應該說,單良考研,并不是為了執(zhí)念或好高騖遠,是一直為了人生的夢想在努力。因為基礎學歷不高,要就業(yè)并不容易,他萌生了考研的念頭,并拿到了本科學歷,這是常見的一種積極向上。面對一系列的變故,他依然不改初心,這就難能可貴了。可以說,能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不改變努力目標的,還是少見的。多少人會因生活改變了初衷,在隨波逐流中放棄了夢想,選擇了得過且過,被歲月磨滅掉激情與理想,接受現(xiàn)實并認命。僅憑單良不改其志這一點,就是有恒心與毅力的人,就值得尊敬。
有志者,成事竟成。單良的考研之路,再次證明了這點。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命運的曲折多么殘酷,堅定人生的信念與目標,努力向目標前行,就能心想事成。他為考研努力那么多,如果放下,并不會就是解脫了,相反,放棄努力就是前功盡棄,放下目標也會是一輩子的遺憾,這都會讓他心意難平。只有考研成功,才是得償夙愿。
41歲考研成功,說大器晚成,其實也不晚,人生任何時候實現(xiàn)愿望都不晚。他是一個做過保安,當過菜販的人,即便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還是做回自己的菜販,也沒什么損失啊。何況,經(jīng)過研究生的學習,無論知識還是視野,都會有提升增長,也就夠好了。
人生總要為夢想而努力,無論是考研還是其他,堅持達成自己的目標,一步一步向前,就錯不了,也沒有白走的路。41歲菜販考研成功,還是給以鼓勵與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