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田伯韜、吳常君)“太好了,真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找到了滿意的工作!”4月19日,退役軍人李偉通過襄陽市襄州區人社局在雙溝鎮開展的“就業大篷車”服務活動,順利與招聘企業達成了意向性用工協議,過兩天就去公司報到上班。
宜城市南營街道安垴村村民范小青在和頂點科技簽訂意向協議時高興地說:“‘就業大篷車’進了村,把就業崗位送到了家門口,讓我學到一技之長,也找到了合適的工作。”
從2016年6月開始,襄陽人社部門就以“就業大篷車”的形式幫助農村勞動者、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搭載就業政策、就業崗位、就業培訓等公共就業服務項目,直接開到鄉鎮村組、田間地頭和老百姓的家門口,面對面為就業困難人員開展職業指導、職業介紹、招聘簽約、培訓報名、政策宣講等就業服務,較好地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今年以來,襄陽人社部門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就業大篷車”服務活動,一方面全力紓解企業用工難題,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一方面幫助農村勞動者、返鄉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積極組織本地企業和寧波、余姚等地優質企業提供適合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崗位,直接送崗下鄉。同時深入開展就業信息進村入戶,通過網絡平臺、村委宣傳欄等平臺,發布最新的招聘信息,將就業信息送到農村勞動者家門口。通過加大“就業大篷車”的頻次密度的方式,為廣大農村勞動力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一季度,全市共開展小規模多頻次的“就業大篷車”招聘活動93場次,組織1656家企業參與招聘,提供45610個就業崗位,活動期間,發放宣傳資料4.8萬份(冊),幫助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4244人,其中脫貧勞動力147人。
目前,襄陽人社部門按照省人社廳標準化試點工作總體部署,聚焦重點群體就業,持續規范“就業大篷車”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以點帶面,面向返鄉農民工、脫貧勞動力、農村低收入勞動力等重點群體開展幫扶,實現“家門口”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