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曾莉、通訊員丁燕飛、張瑩穎)備孕生娃關鍵期,遇上了捐髓救人的生命呼喚,該如何選擇?4月19日,為拯救一名湖南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湖北英山護士小鄧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血液科病房,完成了造血干細胞捐獻,成為全國第13097位、英山縣首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救人要緊,我們以后還有機會生育孩子。”今年27歲的小鄧是英山縣某醫院的一名護士,平素熱心助人,2021年曾加入紅十字會志愿者團隊,為當地群眾作疫情科普宣教。去年3月31日,在參加一次無償獻血活動中,她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今年2月19日,她接到黃岡市紅十字會通知:她與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相合。
當時,她正在積極備孕,捐造血干細胞時間與備孕時間發生了沖突。如果拒絕捐獻,這位患者就會失去一次寶貴的生命機會。小鄧和丈夫商量后,說服了雙方家人。
待HLA高分檢測、體檢合格后,她于4月13日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做捐獻前準備,丈夫小王專門請假,陪同妻子達成這樁心愿。4月19日上午,中南醫院血液科周芙玲主任、陳飛主任醫師、李建芳護士長及團隊為小鄧進行了采集前的治療和護理,約5小時后,200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被收集到血袋中。當天下午,這袋寶貴的“生命種子”由中華骨髓庫專員護送前往湖南,用于拯救一條年輕的生命和一個深陷痛苦的家庭。
“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天職,我希望能夠盡己之力拯救生命。”小鄧說,造血干細胞配型成功率約是十萬分之一,能配型成功是非常幸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