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29歲男子呼吸心跳驟停 醫護接力施救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 (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29歲男子小陳(化姓)在外就餐時突然暈倒,呼吸心跳驟停,生命垂危,由120緊急送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接力胸外按壓了40多分鐘。危急關頭,重癥醫學科團隊緊急用上ECMO(體外膜肺氧合)支持心肺功能,日夜堅守不放棄,成功挽救了這個年輕的生命,患者即將出院。
“謝謝你們救了我兒子的命。”4月18日,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門口發生的一幕讓人破防,小陳的媽媽突然激動地跪下,不停地向醫生說著“謝謝”。
重癥醫學科專家團隊在查房時,患者比出勝利的手勢。通訊員供圖
男子患暴發性心肌炎呼吸心跳驟停 6名醫護接力胸外按壓40多分鐘
小陳今年29歲,平時身體很健康。4月初,他開始出現腹瀉、乏力的癥狀,以為休息下就好了,并沒有太在意。4月9日晚上7點多,他和女朋友在江漢路附近吃飯時突然暈倒,120急救車趕到后迅速將其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到達醫院急診科時,小陳已經沒有自主呼吸和心跳,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對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氣管插管等搶救措施。一下、兩下、三下……急診科劉振興醫生、劉天城醫生等6名醫護人員輪番上陣,為患者進行不間斷的胸外心臟按壓。在搶救過程中,小陳反復出現室顫,醫護人員多次給予電除顫。心血管內科、重癥醫學科ECMO小組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趕到急診科。在急診科搶救室外,小陳的媽媽和女朋友焦急地來回走動著,為小陳默默祈禱。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患者還沒有生命跡象,但急診科醫護人員并沒有放棄,在持續40多分鐘的胸外按壓和電除顫等搶救后,小陳終于恢復了心跳,但情況仍十分危險。經過多科會診,專家們一致認為使用體外膜肺氧合(ECMO)是唯一辦法,且需要立即施行才有生還的希望。與患者家屬溝通后,同意使用ECMO治療。
“醫生,求求你們救救孩子。”小陳的媽媽淚流滿面,跪在地上祈求醫生。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趕緊將她扶起來,安慰道:“您放心,他還這么年輕,我們一定會盡全力搶救。”
“救命神器”ECMO護航5天 醫護日夜守護讓患者逃離“鬼門關”
隨后,小陳被立即送入重癥醫學科。雖然患者恢復了心跳,但腦復蘇是心肺復蘇最后成功的關鍵。重癥醫學科ECMO小組成員對患者實施搶救,由于患者處于深度昏迷狀態,根本摸不到動脈搏動,這給動脈穿刺置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這時血管外科值班醫生也來到了ICU以備不時之需,最后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軍輝、副主任醫師龍鼎、魏波華主治醫師在超聲引導下順利完成了穿刺置管。ECMO設備預沖后,醫生立即連接血管導管,ECMO開始運轉。暗紅色的血液從靜脈導管引出,然后經過膜肺氧合,轉變為鮮紅色的血液再次注入患者體內。ECMO成功上機后,小陳的氧飽和度得到好轉。
“腦復蘇關鍵在于亞低溫治療,科室通過ECMO、血液凈化(CRRT)和冰毯等,確保患者體溫維持在34℃,亞低溫持續超過24小時,以減少腦細胞氧耗量和進一步損傷。”重癥醫學科主任喻莉介紹。
重癥醫學科醫護團隊一刻不敢松懈,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同時,護士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小心為他翻身、拍背,在翻身過程中確保患者身上的導管不移位、不脫離。
在ECMO、呼吸機、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及持續血液凈化(CRRT)等支持治療下,小陳的生命體征平穩、神志轉清。4月14日,小陳成功撤除了ECMO及床旁血液凈化治療,15日撤除了呼吸機和IABP輔助。
4月18日,小陳即將出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喻莉、副主任醫師楊軍輝向小陳的媽媽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項和后期的康復。小陳的媽媽突然很激動,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言語哽咽:“謝謝你們救了我兒子的命,他的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如果兒子再有什么意外,我真的……”喻莉主任和副主任醫師楊軍輝一把扶起她,握著她的手說道:“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暴發性心肌炎兇險可奪命 出現這些癥狀要提高警惕
該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喻莉表示,這次成功挽救這個年輕患者的生命,離不開多學科的協作,在急診科進行積極有效的心肺復蘇,各個專科的會診,轉入重癥醫學科后,制定了完善的腦保護治療方案,最終讓患者有了一個好的結果。
暴發性心肌炎是一種十分兇險的疾病,如果不積極治療,死亡率高達50%以上,患者通常比較年輕,多為青壯年。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感染,一旦沒有得到及時控制,當病毒侵犯到心臟,就會迅速出現心肌受損的表現,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心悸、頭昏、乏力等癥狀,嚴重者出現心源性休克,甚至導致多器官衰竭,危及生命。
暴發性心肌炎的初始癥狀與感冒相似,還有患者出現腹瀉癥狀,很容易被忽視。專家提醒,暴發性心肌炎關鍵在于預防,平時多鍛煉,避免熬夜,提高免疫力。感冒后要注意充分休息,千萬不要硬扛,如果出現了胸悶、頭暈、心慌、全身極度乏力,尤其伴有嘔吐、腹瀉等癥狀時,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出現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