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棗陽養殖戶陳光濤:讓“小黃魚”游向全國餐桌。 圖片有通訊員提供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郭振興 黃道霞)4月19日,棗陽市太平鎮廣源黃顙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歡快地在池塘排水捕魚,成百上千條肥碩的黃顙魚捕獲上岸后,轉眼間裝車運送到四川、湖南、北京等地。
黃顙魚(俗稱“小黃魚”)是鲿科,屬于一種常見的淡水魚,肉嫩鮮美,少刺,富含多種微量元素,老少皆宜,市場供不應求。
因黃顙魚對水質要求高,養殖技術難度大,在鄂北崗地棗陽很少有人高密度去養殖。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光濤看到電視直播養殖黃顙魚的新聞后,敏銳的感覺到養殖黃顙魚是一條致富之路。
有著15年養魚經驗的陳光濤,將眼光盯在了黃顙魚身上。為掌握養殖技術,他用2年的時間到荊州和浙江等地外出學習。
養殖之初,陳光濤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提升黃顙魚成活率,提高產量上。他大膽嘗試,想著人吃保健品就能提高免疫力,那么魚也應該可以進行嘗試。經過多次試驗,陳光濤自研配方調制出的黃顙魚保健品對魚苗的腸道能有效地進行保護,大大提高成活率。
傳統養殖黃顙魚,只知道殺蟲,消毒基本不調水。為提高水質,陳光濤仔細研究發酵技術,通過發酵的有益菌、藻類等,對水中有害物質進行中和,促進大量有益菌體激活有益藻類繁殖來對水質進行凈化,從而保證了魚的品質。
經過多年對高密度黃顙魚養殖技術研究,陳光濤成熟地掌握了這項技術,產量是傳統養殖技術的7倍,實現畝產7000斤以上,收入近萬元。陳光濤還將研究的病蟲害防治技術、水體調水技術、魚蟲養殖技術進行專利申請。
2021年元月,陳光濤成立廣源黃顙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建立優質黃顙魚示范基地1000畝,網絡太平鎮周邊12個鎮200多養殖戶,年產值達8000多萬元。同時,輻射帶動周邊縣市及省外發展養殖面積4000余畝。
陳光濤表示,下一步要將先進的高密度模式黃顙魚養殖技術推廣至其它省份,走向全國,幫助更多地方改善養殖技術,帶動更多的養殖戶一起走上致富的道路,形成更加完善、更具影響力的產業鏈,把“小黃魚”做成億元產業,讓“小黃魚”游向全國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