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陳曉瑚)4月20日,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傳出喜訊,該院濕地研究所周文昌博士論文被國際期刊《土地利用與管理》評為高被引論文。
所謂高被引論文,學術界對此有嚴格的界定,是指近10年間累計被引用次數進入各學科世界前1%的論文。高被引論文創新性高,文章的結論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通用性。去年,湖北省林科院周文昌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期刊《土地利用與管理》2021年37卷第1期發表研究論文,題為《青海西藏高原沼澤濕地碳排放通量及其碳儲量》,引起業界關注。
該論文聚焦我國最大高原濕地——若爾蓋濕地,以20世紀六七十年代放牧、排水、開采泥炭等過度的土地利用方式為背景,研究人類活動對濕地的影響。結果表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人類過度的活動,導致若爾蓋濕地面積萎縮、功能退化。
作者通過對自然沼澤濕地和退化沼澤濕地的碳排放及其碳儲量進行研究,發現人類過度活動大大增加了泥炭沼澤濕地碳排放,降低了泥炭沼澤濕地碳匯功能。
論文同時指出,泥炭沼澤濕地碳儲量豐富,退化的泥炭沼澤濕地土壤碳儲量仍然是森林、草地土壤碳儲量的4-6倍。這一研究成果為我國推進濕地保護法,實施泥炭沼澤濕地專項規劃編制提供參考依據。
據介紹,湖北省林科院濕地研究所正著手開展泥炭沼澤濕地碳計量、監測、評估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形成適合我省的濕地碳匯計量標準體系,為推進泥炭沼澤濕地碳匯功能研究和保護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