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康旭陽
據@共富視頻,近日,武漢一網友發文吐槽,公司領導發布群公告,要求員工下班前將手機電量消耗截圖私發檢查,目的是不讓員工上班時刷視頻玩游戲,防止“摸魚”。有網友通過截圖中的內部辦公App推測,這家公司可能是鏈家。
4月20日,極目新聞記者向武漢多位鏈家門店工作人員求證,他們均表示自己所在門店未實行這一規定。有法律人士表示,員工手機內的個人信息屬于個人隱私,公司檢查員工手機如果沒有經過本人同意,涉嫌侵犯個人隱私。
公司要求檢查員工手機電量消耗
4月19日,@共富視頻發布微博視頻稱,武漢一公司要求員工下班前將手機電量消耗截圖私發檢查。爆料的網友稱,此舉是因為公司近期效益不好,才開始這樣管理,目的是不讓員工刷視頻、玩游戲,也有同事反對過這一管理方式。
武漢一網友發帖
在視頻中,極目新聞記者看到,手機電量消耗截圖實際為當日手機屏幕使用時間,會顯示各App的使用時長,以及各時間段的屏幕使用時長。有網友評論稱“比裝監控還可怕”、“真的離譜”、“侵犯員工隱私”。還有網友支招“準備兩個手機”、“玩之前把手機時間改成下班時間,提前截圖”等。
該網友手機里的App電量消耗截圖
#一公司要求員工下班發手機電量截圖#微博話題下,有人根據視頻網友手機截圖中的“鏈家Link”App推斷出,這家公司可能是鏈家,因為這是鏈家內部才使用的辦公軟件。20日,極目新聞記者在社交平臺上私信這位爆料網友,未收到回復,相關吐槽帖也已經刪除。
網友推測
鏈家漢陽區一位駐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鏈家Link”App確實是他們公司內部員工才能使用的辦公軟件,“但我們店下班沒有要求發手機截圖,因為工作時間比較彈性,可能晚上回了家也要加班。”
鏈家武昌區一家門店中介表示,沒有收到要求發手機電量截圖的通知,至于是不是鏈家的規定、具體是哪家店,他也不清楚。
鏈家洪山區一家門店工作人員同樣表示,他們店沒有檢查過手機電量,“業務員天天在外跑,要不停用手機與客戶溝通、查詢各種信息,查業務員的電量沒啥意義。如果真是鏈家的規定,有可能是個別門店要求的,或者是對行政人員的要求。”
上述人員透露,最近公司效益確實不太好,很多門店都處于虧損狀態,“如果門店不盈利,店長、經理們就只能拿底薪。”
武漢鏈家總部一位客服表示,她也沒有收到要求查看手機電量消耗的通知。
有的防摸魚措施涉嫌侵犯隱私
公司為了防止員工上班時間“摸魚”有多努力?查看手機電量只是其中一個小招。
今年1月,有媒體報道,福建福州某公司老板為了防止員工“摸魚”,偷偷摳走了全公司電腦上的“Alt”鍵。沒有了“Alt”鍵,相當于禁用了“快速關閉窗口”和“快速切換窗口”功能,方便老板查看辦公情況。該公司員工稱,老板此前也做過類似防止“摸魚”的舉措,比如在廁所安裝信號屏蔽器,手機在廁所無法接收到信號。
2月,有自稱知乎員工的網友發文稱,自己在上班時間訪問招聘網站投遞簡歷,莫名被領導約談,隨后被裁員。后來才發現是公司在員工電腦上安裝了行為感知系統,它可以分析員工在公司的各種行為,包括工作效率、怠工摸魚、離職傾向等。網傳圖片顯示,該系統可查看有離職傾向員工的詳細情況,比如某員工訪問求職網站23次,投遞簡歷9次,含關鍵詞的聊天記錄254條等。
這些防摸魚“奇招”是否涉嫌侵犯員工個人隱私?
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表示,《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手機電量消耗截圖能夠顯示手機使用者對各App的使用時長,以及各時間段的屏幕使用時長,屬于個人的私密信息。如果公司未征得員工同意即要求檢查,涉嫌侵犯員工的隱私權,應予糾正。”陳亮律師表示,公司監測員工上網行為的前提是履行告知義務,且必須是有效告知。此外,使用軟件進行監測的用人單位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讓軟件成為有效提升效益的工具,而非侵犯他人權益的借口。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一些休閑空間,勞逸結合才能更好地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