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普照武當山。 (蒲玉書 攝)
太極湖畔。 (蘆家亮 攝)
武當山民宿“師傅的山”。 (余東杰 攝)
武當山八仙觀茶場。 (蘆薈子 攝)
武當山民宿。 (張建波 攝)
武當山新區最美湖畔公路。 (蘆薈子 攝)
4月15日上午,十堰市武當山特區管委會召開武當山風景區“一票制”新聞發布會,向新聞媒體介紹“一票制”具體政策措施和實施計劃。自4月20日起,武當山風景區進山門票將與武當山道教協會管轄的金頂、紫霄宮門票進行整合,實行“一票制”。這意味著游客可以花更少的錢,更加便捷地游覽武當山核心景區。至此,武當山風景區多年來的多點售票問題,終于得以解決。近年來,武當山特區不斷打破制約其文旅高質量發展的藩籬,把積極融入“襄十隨神”城市群作為推動自身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把武當山建成鄂西省域區域性中心城市會客廳和“襄十隨神”文旅新高地。
更便捷暢行 鑄就文旅騰飛之路
路景相連,路在景中走,人在畫中游……這是筆者日前在武當山特區走訪時的感受。
實現旅游業轉型跨越發展,暢通的道路不可或缺。近年來,武當山特區牢固樹立“沒有一流交通,就沒有一流旅游”發展理念,全力快速推進一批打基礎、補短板、管長遠、壯筋骨的重大交通項目開工建設。
目前,在建的G316武當山段新建工程項目,打通了“襄十隨神”旅游公路游線的大動脈,融入十堰區域交通戰略通道新干線,與武西高鐵十堰東站、武當山西站、武當山機場、武當山太極湖景點、武當山風景區串聯一線,實現了公、鐵、航三大交通體系快捷對接;已建成投用的土武一級路武當山段改擴建工程項目是鄂西北漢江生態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庫區核心區域與武當山、十堰城區等經濟中心地區的快速連接;福銀高速公路武當山互通改建工程項目將優化提升現有交通路網結構、實現旅游進出便捷高效;楓土路(S279)武當山段改擴建工程項目已建成,武當山客運換乘中心建設工程已建成投用,G316武當山段繞城連接線公路工程建設如火如荼……
道路通暢,百業興旺。大干交通、干大交通,四通八達、便捷高效的公路網絡正是武當山積極融入區域發展布局重大決策部署的具體行動和破題之舉。
精品文化民宿 旅游目的地的華彩縮影
4月5日,清明節當天,三輛來自隨州的旅游大巴車緩緩駛入龍王溝村,經過一片油菜花海,停靠在了“師傅的山”民宿前,100余名游客迫不及待地下車,流連在鄉村小道間金黃的油菜花海。
“8個院子都是滿客狀態,原本以為受疫情影響,這個小長假會淡一些,沒想到超出預期,每天咨詢的游客絡繹不絕。”“師傅的山”民宿負責人蔡先生高興地說。龍王溝村黨支部書記胡義清有每天到村口停車場看車牌的習慣。他說,武漢、襄陽、隨州等地來村里民宿小住幾天的游客越來越多了。
近年來,武當山特區堅定不移地加快文化民宿產業建設步伐,培育形成“師傅的山”“道隱山居”“曼珠莊園”等90多家精品民宿。告別世俗紛擾,清風朗月入懷。那些掩映在蒼松翠柏、鄉間小道間,吞吐著日月精華氣的精品民宿,不僅是武當山特區鄉村振興和旅游轉型升級的華彩縮影,更是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平臺、發揚和傳播武當文化的平臺、滿足游客深度體驗和感受武當山風土人情的平臺。
亮點在武當 全域旅游跑出加速度
從核心景區一枝獨秀,到山、水、城、村 A級景區多元發展;從紅墻翠瓦尋蹤問道,到田園歸隱的詩和遠方。近年來,武當山特區緊緊圍繞“十堰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亮點在武當”目標,重構景城鄉一體的全域旅游新版圖,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和新的增長極,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中貢獻武當力量。
元宵節,夜幕降臨玉虛街,飛檐斗拱的明清建筑、鱗次櫛比的沿街商鋪,以及氣勢恢宏的玉虛宮,在燈光映照下熠熠生輝。玉虛宮前廟會活動正在精彩上演,舞龍、舞獅、跑驢、道樂演出引人入勝,玄妙飄靈的武當武術更是把廟會的氣氛推向高潮。這只是武當山適應游客需求,發展旅游新業態的一個縮影。
重溫紅色記憶、追尋紅色足跡,紅色資源成為這座道教名山“吸粉”的新動能。武當武術、武當道醫、武當道茶、武當山珍、武當齋飯、武當山民宿乃至森林康養,都成為武當山得天獨厚的康養品牌。文旅融合、景城融合,全域新體驗,豐富夜生活,儼然已成為匯聚武當人氣、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武當山特區全域旅游發展的全新藍圖已繪就,爭取到“十四五”末,武當山全域旅游格局全面形成,接待游客數量從129萬人增加到500萬人,綜合收入翻兩番,旅游產業綜合收入占 GDP比重達到70%以上,貢獻稅收占財政收入比重達到60%以上,讓全域群眾共享旅游發展成果,共同實現全面小康。
(馮開春 余東杰 王鳴)
武當山特區短波
社保服務“家門口一次辦”
“真方便,我們靈活就業人員在家門口就能辦理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手續。”近日,武當山特區太極湖辦事處石家莊村的薛先生1分鐘內辦完參保登記手續后說。
自2021年10月湖北省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綜合柜員制系統上線以來,武當山人社局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實社保服務“就近辦”工作,通過微信平臺發布社保熱點問答5次,印刷宣傳冊1萬份,以“春風行動”為契機,走遍轄區33個村(居),集中宣傳10場。
今年以來,該局以企業和群眾迫切需求為導向,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等熱點問題進行再梳理,積極推行政務公開、首問首辦負責、限時辦結等制度,實現了“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次告知,一次辦結”。目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累計辦件量1113項,5000余名城鄉居民自主辦理了年度待遇資格認證。同時,該區政務服務中心人社窗口多次被十堰市行政審批局授予“紅旗窗口”。
(周容翼 李曉悅 費大偉)
安全生產百日攻堅護仙山碧水
近日,武當山特區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起底、大整改、大執法、大督辦”百日攻堅行動,當好仙山碧水“守護神”。
大起底:從4月1日起,該特區17個專委會組織專班,一周一檢查一上報,下發督辦通知、執法文書等162份,完成整改105處,整改率64.8%;推送手機短信10萬條,發放森林防火宣傳冊5000冊,在重點區域懸掛條幅200余條,滾動播放宣傳標語2000余次。
大整改:堅持底線思維,針對景區旅游公路可能發生的落石、滑坡安全隱患,整合資金3000萬元,對38處安全隱患進行治理,預計今年“十一”前全面完成。
大執法:以“鐵面孔、鐵手腕、鐵心腸”作風,對違法違規的企業,嚴肅執法問責,約談企業10家,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主動追求本質安全。
大督辦:對59處重點隱患,下發《督辦通知》,逐一明確整改單位、責任人和整改時限,全面開展大督查,確保改出實實在在的成效。
(解天楚)
污染防治擦亮生態發展底色
近日,十堰2021年度生態環境系統目標責任制考核結果出爐,武當山特區環境質量多項重要指數排全市前列:該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8天,優良率95.3%;PM_10平均濃度49mg/m^2,PM_2.5平均濃度24mg/m^2,PM_2.5降幅全市第一,綜合環境質量排名第三。劍河國控斷面、劍河水庫、金花湖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三個考核點位均達三類以上水質。在全市率先完成企業排污許可證發放。該區大氣污染防治、污水治理、農村環境保護等成為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亮點。
該區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以當好“守井人”為使命,有效遏制水環境污染的源頭問題。全區9條河流實現水清、岸綠、河暢、魚游、景美。通過抓好“控塵、控車、控排、控燒、控油”等,大力開展大氣治理行動,實施精細化、標準化管理,有效遏制大氣污染防治突出問題。通過抓實垃圾分類處理,加快“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持續鞏固垃圾分類處置成果,推動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
(徐剛 朱紅云 范學鋒)
“青年導稅團”助企便民
辦稅服務廳作為辦稅服務的第一道窗口,是青年導稅團的第一舞臺。近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成為涉稅群體,針對于此武當山特區稅務局暢通“銀發通道”,青年導稅團全程專人陪辦、優先辦稅,提供“一對一”政策解答。
除導稅服務,青年導稅團還積極助企“逆勢突圍”。“從年初開始,各類稅惠政策接踵而來!”談起今年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東風精密鑄造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的辦稅人員弓琳笑容滿面。該公司在此次組合式支持政策中既可享延緩繳納部分稅費,又可享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青年導稅團將企業現階段可享受的全部政策進行綜合,制作成組合式宣傳手冊上門答疑,既讓企業精準享受政策,又降低對其打擾頻率。
承載著“全國青年文明號”榮譽的武當山特區稅務局,正持續發揮青年導稅團優勢,點亮主動熱情、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務品牌形象。
(黃玉婷)
“崗位大練兵”擴能提質
自“弘揚工匠精神 崗位大練兵”活動開展以來,武當山特區以“四個清單”為切入點,以“項目化運作”為具體抓手,從“學練考用督”五個方面統籌推進活動走深走實。
特區工委建立“能力需求”“責任對象”“專項培訓”“成果評價”四個清單,精準分析黨員干部能力提升需求,制定培訓計劃,建立評價體系。舉辦“工委讀書班”,武當山特區縣處級領導干部帶頭學業務。利用“周五訓練營”,組織通用業務專題培訓,邀請業務骨干或行業領域專家現場授課,參訓黨員干部1300余人次。科學選定示范單位,引導相關單位開展“集中夜學”、調研觀摩、干部跟崗學習、技能比武等。同時,定期督導通報,對活動開展情況好的單位頒發“流動紅旗”,對推進不力者給予“黃牌警告”。開展練兵比武,通過輪崗交流、技能比拼、觀摩比武、項目掛職等多種形式,在實戰實練中提升黨員干部能力。
(柴建 賀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