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熊麗 劉建平 實習生 張馨怡)今年以來,湖北省通城縣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加強縣綜治網格中心規范化建設,聘任專兼職調解員,配齊配強網格員,推進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暢通多元化解渠道,著力化解矛盾糾紛,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助力鄉村振興。
打造一個中心 解決群眾“煩心事”
“多虧了鎮綜治中心,終于把老宅基地分割清楚了,也讓這數十年不說話的三兄弟握手言和了,我打心眼里感激你們!”4月19日,家住馬港鎮譚下村的吳媽帶著熊某三兄弟向鎮綜治中心送上一面錦旗,強忍淚水連聲表達感謝。至此,這起鬧了11年的宅基地案終于成功化解。這一切的功勞離不開馬港鎮綜治中心同志們的努力。
今年初,通城縣大力推進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一體化運行,打造社會矛盾風險的“終點站”。綜治中心融入政法委、公安、司法、法院、檢察、信訪、公共法律服務等力量,構建起“法、公、調、訪、律、網”全流程銜接工作體系,讓矛盾糾紛實現一窗受理、專人負責、定期反饋,保證矛盾糾紛“化得了”“化得穩”。至目前,已完成縣級綜治中心和5個鄉鎮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累計組織調解矛盾糾紛657件,成功調解645件,成功率達98.17%,有效化解群眾的“煩心事”。
組建一支隊伍 辦好群眾“操心事”
“鄰居好、賽金寶,老夏和老何你們倆都處了幾十年了,關系一直很好,這次為了修路這點小事別扭成這樣,不應該呀……”一大早,大坪鄉專職調解員李英雄便來到這兩戶人家,對一起因修路引發的鄰里糾紛進行調解。入職大坪鄉“續輝調解工作室”三個月,這已經是她參與調解的第12起案件了。李英雄今年59歲,在當地有一定的威望,從村支部書記退下來后,被鄉里選聘為專職調解員,他調解糾紛很“有一套”,凡經他調解結案的,無一當事人反悔、上訪,大家稱他為“調解高手”。
近年來,通城縣堅持推進調解員隊伍專業化、實戰化建設,擇優選聘鄉鎮專職調解員22名、村級兼職調解員185名。以十九屆黨代表、全國優秀滿意公務員、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續輝個人姓名命名,在各鄉鎮掛牌設立“續輝調解工作室”,實行精細化、指標化管理,做到“基本任務”與“領辦任務”相結合,督促調解員在常態化做好矛盾調解工作的同時,更多參與化解信訪積案和疑難矛盾,全力辦好群眾“操心事”。
做實一張網格 服務群眾“身邊事”
2月18日上午,雋水鎮和平社區七網格的網格員洪明芳在矛盾糾紛大走訪入戶時,排查到一起疑似電信詐騙案,她立即通過手機上報到鎮綜治網格平臺。鎮綜治中心接到信息后,迅速流轉鄉鎮派出所,及時核實相關情況,確認為電信詐騙后第一時間止付資金,最終幫居民挽回了5萬元的損失。
網格工作事關基層治理綜合效能。通城縣緊緊圍繞“嚴”“統”“融”,賦能“網格+”機制,按照“一網格一專員”要求配備網格員,放大“鐵腳板+大數據”優勢。網格員嚴格落實每日2小時巡查機制,著重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隱患、落實疫情防控政策、調處矛盾糾紛等。堅持對困難家庭、孤寡老人、社區矯正對象等執行“三必到四必訪”制度,確保各項問題排查發現在早、解決在小、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