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江亞男、王劍)自4月9日麻城疫情發生以來,有這么一群人,他們沒有潔白的防護服,卻24小時值守在電腦、電話機旁邊;他們沒有直面群眾,但是熬更守夜核查數據,為科學精準防控疫情提供堅強有力支撐,他們便是幕后的戰“疫”先鋒——大數據排查專班工作組。
大數據專班成員深夜奮戰堅持工作。通訊員 供圖
“1+6”小分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根據麻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安排,麻城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第一時間組建了大數據排查專班,由黨組成員羅興帶隊,蔡曉峰、王雷等6名技術骨干參與,在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實行集中辦公、實體化運作,加班加點開展疫情防控數據分析工作。
4月10日以來,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大數據專班辦公室每晚都是燈火通明,始終保持緊張有序的工作狀態。羅興帶病帶頭加班,6名青年干部堅守在各自工作崗位上,開發麻城市疫情防控平臺,實現疫情數據精準化的采集、分析,對未按要求做核酸的城區人員信息,及時下發名單至城區三辦一區,督促相關人員盡快補做核酸檢測,有效發揮了大數據對疫情防控的支撐保障作用,不斷提升實戰能力。
大數據專班成員深夜奮戰堅持工作。通訊員 供圖
24×7開機在崗模式
大數據專班工作人員24小時隨時待命,堅守工作崗位,夜以繼日完成疫情數據整理、下發、審核、報送等工作。常常一坐就是一天,經常連水都顧不上喝,為了保證數據收發、查驗、搜集、匯總等每個環節不出問題,他們不厭其煩地反復打電話溝通核實,每一次匯總的數據背后是工作專班協至少3次以上的盤點和校對。
“處理數據沒有周六周天,也沒有節假日,對每一條數據我們都要及時跟蹤反饋和審核,看看管控人員防疫措施是否到位,基本上大數據專班24小時一直在崗位上?!贝髷祿0喙ぷ鹘M青年干部蔡曉峰說。雖是不在抗疫“一線”,但是工作強度不亞于一線防控,不分晝夜連軸轉、無法按時吃飯已經成了常態。有時候出現眼睛酸脹、視力模糊等問題,但是他們沒有叫苦叫累,一絲不茍地對每一條數據反復審核、精準研判,為了更好地服務全市防疫工作。
“2”個家
每一個數據動態更新看似簡單,其背后是日夜堅守默默付出?!斑@個工作枯燥是一定的,因為每天處理的東西都是重復性的,可是這個活還是要有人來干,”大數據專班青年干部鄧嘉曦說,“羅局長付出的比我們更多,但他卻一直陪我們奮戰,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
自大數據專班組建以來,負責帶隊的羅興始終堅守在幕后戰場,他家中還有兩個6歲以下的幼兒,只能交給妻子照顧。在疫情防控指揮部,羅興以身作則,連日超負荷工作,因體力透支病倒了,而第二天,他又出現在了辦公桌前,同事忍不住勸他休息幾天。
羅興說:“作為黨員,只要在崗位上,我就要義不容辭盡到責任,這個辦公室已經是我第二個家了?!痹谶B軸轉的工作模式下,大數據專班的每名干部早已將這里當做自己的第二個家,一張椅子就是床,夜里冷了就將一件外套披在身上,通宵餓了便燒上開水吃泡面。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選擇扛起責任,把初心寫在抗疫的幕后戰場;面對錯綜復雜的數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使命;面對組織下達的任務,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把疫情防控指揮部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
不同的戰場,同樣的戰斗;不同的崗位,同樣的使命。大數據專班自成立以來,他們堅守崗位,同時間賽跑、用數據護航,在沒有硝煙的抗疫幕后戰場,以數制“疫”,全力以赴構筑疫情防控堅強防線,為全市疫情殲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提供了有力的大數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