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4月19日,一名在上海的女生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特產大禮包,來自家鄉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里面除了有一些雞蛋,臘肉,水果等物資外,還有一封慰問信。信中寫著:“家鄉人民始終牽掛著您們,家鄉永遠是您們堅強的后盾!”(據4月21日陜西網)
收到特產的女孩,在看到物資和慰問信的一刻,就忍不住落淚,而聽她講述這段經歷的人,內心也會不禁涌起對家鄉的眷戀和思念。對于遠行的游子來說,家鄉是記憶中最美的圖畫,是心底最深刻的烙印,在外奮斗打拼的孩子們,又何嘗不是家鄉血脈相連的骨肉,日日夜夜的牽掛呢?
小時候,刮風下雨,氣溫驟寒也根本不用擔心,走出學校門外,總能看見爸爸媽媽撐著傘,拿著衣服站在雨中等候;后來長大了,到外地打拼,每年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回家,過完春節回程的時候,后備箱里總是被爸媽塞得滿滿的,不管到了多少歲,他們總是怕孩子吃不好,穿不暖。
這一份疫情中的物資大禮包,寄托著家鄉所有父母的擔憂和關愛,讓那些遠離老家,平常忙于學習和工作,不擅料理生活的年輕人們,在突然的變故中,能多一份兜底的保障,能感受到家鄉的惦念和在乎。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到你的懷里。故鄉,就是這樣,像母親一般可親近,可依賴的存在。
而家鄉在湖北,如今在上海,更讓這份千里傳遞的情意,激發起更為強烈、深刻的共情。從每天的新聞報道中,我們得知如今身在上海的人們,是多么堅韌而頑強地,在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抗爭。
上海是全國外來人口流入最多的城市之一,至2021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為2489.43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多達1031.99萬人。五湖四海的人們,去往這座繁華摩登的都市開拓生活,追逐夢想,那么,在當下的艱難時刻,也必然要和它一起共克時艱,挺過難關。對在滬湖北人的定點援助,也是一定程度上減輕目前上海民生保障的負擔,讓更多身處上海的異鄉人,能夠與當地人一起,在堅持和樂觀中守望勝利的到來。
近來,有不少在上海的外地人,都收到了老家送去的物資,有些是向老家求助得到的回應,也有些是跟這位湖北妹子一樣,是家鄉政府主動通過人才站定點聯系發送,這并不是說,各家的孩子各家管,而是盡量解決眼下的問題,有一份力就盡一份力,為了共同的未來各自努力。
全國一盤棋,上下一根線,內外一條心,一直都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法寶,都堅持到這時候了,法寶不能丟,氣勢不能垮。故鄉是最堅強的后盾,而為之奮斗的他鄉亦是故鄉,來自故鄉的牽念溫暖人心,彌足珍貴,將其化為團結一致、守望相助的動力,便能朝著希望和光明,一步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