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袁嘉欣 汪愛萍 馮芬)今年78歲的李奶奶家住楊園,一周前,李奶奶在家中因發熱頭暈來到武漢市武昌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檢查結果顯示其白細胞指數較高被收至到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接受進一步治療。沒想到當晚凌晨1點時,在病房的李奶奶突發身體開始抽搐,人也失去意識。值班醫生發現李奶奶心電監測顯示室速、室顫,便立即給予其心肺復蘇和電除顫治療,同時聯系心血管內科團隊緊急會診。情況暫時穩定后,李奶奶被轉至心血管內科接受進一步治療。
心血管內科一病區主任朱曉剛通過心電圖檢查發現正常范圍下應在440毫秒以內的QT間期,此時的李奶奶卻長達660毫秒。通過詢問得知李奶奶的子女以及孫輩也有相同或類似的暈厥、黑矇癥狀。朱曉剛結合李奶奶心電圖和心電監測所記錄的室速、室顫情況,發現其可能得了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單基因遺傳性心血管病——長QT間期綜合征。長QT間期綜合征是一種會導致惡性心律失常的遺傳性疾病。
隨后,朱曉剛及時優化藥物治療方案,科室醫護人員24小時守候在李奶奶身邊,及時電擊除顫終止室顫發作。但是李奶奶室速、室顫依然時不時發作。為防治李奶奶出現生命危險,心血管內科主任王麗岳帶領朱曉剛及心血管內科團隊為李奶奶制定了個性化診療方案。"若想阻止病情危及生命,必須進行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預防李奶奶出現生命危險,同時加強藥物治療,減少室速及室顫的發作。此外,長QT間期綜合征仍然需李奶奶進行基因檢測進一步確認。"王麗岳說。
第二天,在征得李奶奶家屬同意后,王麗岳帶領朱曉剛對李奶奶進行了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植入ICD后,當李奶奶的心律出現室速和室顫時,除顫儀就會自動識別并啟動電復律從而達到預防猝死發生的目的。
約40分鐘后,手術順利完成,李奶奶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平安返回病房。術后24小時內,ICD就已經為李奶奶進行了兩次電擊除顫。目前通過藥物治療,李奶奶發生室速和室顫的次數逐漸減少。
對于李奶奶的情況,王麗岳表示,該疾病是一種遺傳病,在日常生活中體力活動、情緒緊張、激動等刺激因素可以誘發該類患者出現室速室顫,嚴重的情況下會有猝死的可能。最后,王麗岳提醒道,平時出現黑矇、暈厥的癥狀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診治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