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勝、通訊員蘇仁忠)“自動駕駛,一次性作業5畝,效率更高,成本更低。”4月21日,武漢依迅北斗時空技術有限公司為羅田新隆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1臺拖拉機、1臺插秧機安裝了北斗智能終端后,現場進行了田間無人駕駛作業演示,對機手開展了操作技術培訓。
從體力活到技術活,智慧農機最給力。以往,一臺插秧機至少需要兩名農機手,一人負責駕駛,一人負責送秧,安裝北斗智能終端后,只需一人就能完成。“人工成本一天省300元,而秧苗成活率更高,施肥更省。”新隆農業農機合作社負責人王亞平介紹,“現在合作社發展最大難題就是農村的年青人少,農機手特別難請,目前合作社農機服務面積1萬多畝,安裝了北斗智能終端后可服務的農田面積會大增。”
“北斗導航無人機太好用了,噴藥精準無死角,大大節約用水和農藥。”廣州極飛無人機公司向合作社贈送了1臺最先進的P100農用無人機及配套設備。東風井關農業機械公司承諾為合作社新購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烘干機等農機提供最優惠的智能版全品系產品,并根據合作社需求量身定做購機優惠政策和農機智能化改造方案。
“智能終端大大減輕農機手負擔,把農機手從繁重勞作中解放出來。”省農業農村廳農機處副處長陳鵬宇說。
“我們支持新隆合作社建設區域性農機+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新增糧食烘干設備,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對現有8臺拖拉機、8臺插秧機、6臺收割機全部安裝北斗無人駕駛系統,將在全省打造一批這樣的省級示范智慧農場、無人農場。”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金書男透露,我省今年已從中央爭取3600萬元農機智能化改造資金,對全省加裝北斗智能終端的農機,中央資金每臺補助40%,地方政府還將相應配套,全省安裝智能終端的農機將達到5萬臺。
今年春耕,全省26784臺安裝了北斗自動駕駛系統的農機大顯身手,無人駕駛拖拉機、自動犁地機、無人機播種全面推廣。年初,我省已將中央拔付的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全部撥付到各地,對購買春耕生產急需的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機、插秧機、植保機等農業機械實行優先補貼,應補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