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視頻剪輯 黃志剛
圖片攝影 黃志剛
通訊員 康孝梅 陳清揚 王二霞
“鐵牛餅酥脆醇香,疫情后一定要到湖北‘野性’消費一把?!比涨?,上海市民收到湖北江陵捐贈的第二批愛心物資,品嘗了江陵特色美食鐵牛餅之后,不禁如此贊嘆。
江陵縣全貌(通訊員 譚紹華 攝)
鐵牛餅,一款融合了江漢平原的味覺特點和江陵流傳甚廣的美食文化,形成的一款大眾化口味風味美食。在江陵,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清朝咸豐年間,荊州知府唐際盛鑄鐵牛治妖鎮水,當地麥稻喜獲豐收。唐際盛因抗洪治水有功,入京任職。離任赴京前,他來到郝穴(現江陵縣郝穴鎮)鐵牛磯,手撫鐵牛頭與其告別。百姓聞訊,紛紛涌至,彌留為民辦實事的好官。于是將百姓饋贈的牛肉餅取名為“鐵牛餅”,表達對當地百姓的感激之情。
江陵鐵牛餅
鎮江鐵牛見證著晝夜不息的滾滾長江水,歷經歲月的更迭,這個美好的故事已無法考證,但卻在當地流傳甚廣。如今,江陵縣在推進城市名片“破圈”“出圈”過程中,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挖掘鐵牛餅美食背后的美好寓意,進行深度開發和培育,逐漸將鐵牛餅打造成了“千里江陵”的美食名片。
“3天生產,半天賣完?!币蚱洫毺氐目诟?,贏得了食客的青睞,再借助互聯網電商平臺,鐵牛餅已經成為江陵的爆款美食。
風味美食,背后有個傳奇故事
來到長江北岸的江陵縣郝穴鎮段面,巍巍荊江大堤以其固若金湯,守護著江漢平原一隅安寧。
大堤內,人們享受著小城獨有的安逸、祥和——不大的縣城,雖沒有大城市車水馬龍般的快節奏,但崛起的濱江新城和快速發展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讓江陵正釋放著無盡的生機與活力。
江陵縣荊江鐵牛(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大堤外,凝望著滾滾東去的長江水,在綠樹垂枝的掩映下,鎮江鐵牛已經在此靜靜佇立了一個半多世紀,福佑著荊江安瀾。
萬里長江,險在荊江。荊江水患,史料早有記載。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和配套防洪工程修建以前,每年汛期,江漢平原臨江區域就要飽受荊江水患的威脅?,F代防洪工程誕生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寄希望于鎮江鐵牛,以此鎮住長江水患。
江陵鎮江鐵牛的歷史要上溯到清代,據《荊州萬城堤志》記載,清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上諭:“向來沿河險要之區,多有鑄造鐵牛安鎮水濱者。蓋因蛟龍畏鐵,又牛屬土,土能制水,是以鑄鐵肖形,用示鎮制?!?/p>
當年十二月,湖廣總督畢沅奉旨鑄造鎮水鐵牛九具,分別置于九處險要堤段。到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咸豐九年(1859年),又各鑄鐵牛一具于李家埠和郝穴堤上?,F畢沅所鑄鐵牛已不存在,唯道光和咸豐年間所鑄鐵牛尚存,即今天的荊州區李埠鐵牛和江陵縣郝穴鐵牛。
郝穴鐵牛,因所處地段原為鎮安寺灣,故又名“鎮安寺鐵?!保瑸榍G州知府唐際盛所鑄。其形狀為獨角獸形,前立后蹲,高踞堤岸,俯視長江,身長3米,高1.8米,寬0.9米,尾右盤長1米,外實內空,重約2噸。
唐際盛在擔任荊州知府期間,因治水有功而入京任職。離開前,他來到自己曾經鑄造的郝穴鐵牛磯前,手撫鐵牛頭與其告別。人們聞訊,紛紛涌至,對這位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好官表達感激之情。
相傳,當時有人奉出香噴噴的餡餅,請唐際盛品嘗。他品嘗后詢問餡餅名稱。眾人告訴他,該餡餅為當地一款普通的牛肉餅,沒有名稱,但唐際盛品嘗后便有了名稱,叫“留唐餅”,為挽留知府大人之意。唐際盛建議叫“鐵牛餅”,意為永遠堅守于此,保一方平安。
鉆研白案技術,開發美食新品
唐際盛取名“鐵牛餅”的故事雖無法考證,但卻被當地人廣為傳頌,寄托了當地百姓對一代廉吏的褒獎。不過,鐵牛餅這款江陵美食的創造性發展,卻與另一位姓唐的江陵女性有關。
4月12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位于江陵縣沿江產業園的荊州市宇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該公司董事長唐述珍就是將鐵牛餅進行新品研發,推廣上市的關鍵人物。
唐述珍于1975年出生于江陵縣熊河鎮永興村,她在家中排行老六,上面還有4個姐姐和1個哥哥。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養活一大家子的確不容易,唐述珍的哥哥姐姐很早就開始謀生計。
1988年,13歲的唐述珍跟著二姐唐述安來到原江陵老城區的茅草街,學習做鍋盔、油條和面窩。8年時間內,唐述珍每天跟著二姐起早貪黑,練就了一雙制作面點的好手藝。
“一個月能拿到300元,屬高薪族?!?1歲那年,憑借出色的面點功夫,唐述珍被原江陵老縣城的一家工廠的食堂看重,并很快成為大廚,專攻白案,較高的工資收入,讓唐述珍覺得滿足。
1996年,經人介紹,唐述珍與彭欽平結婚。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面點大師的唐述珍沒有局限于安逸的食堂工作,開始在原江陵縣城的老街出攤。
“收入差距太大了,馬上就不干了?!睌[攤做白案的唐述珍被巨大的收入落差擊退,于是又重新找到了一所小學食堂的工作。白案手藝已經爐火純青的唐述珍,甚至讓這所小學的很多畢業生,長大了都還懷念小學食堂的包子。
“成就了一代人關于包子的味覺記憶。”唐述珍臉上充滿著自豪地說,在小學食堂工作的那些年,趁著每年的寒暑假,她都會抓緊時間學習白案的新技藝,中華老字號的荊州百年老店聚珍園,就是唐述珍最常學習的地方。
不斷學習充電,唐述珍練就了一身與時代契合的白案技藝。1998年,唐述珍和丈夫彭欽平在原江陵城區的轉盤拐角處開了一家糕點店。新潮的產品樣式和大眾化的口感,一時間贏得食客青睞。
2013年,從上海考察學習歸來,彭欽平引進了手抓餅新品。“當時全國生產手抓餅的食品廠也只有5家。”彭欽平說,短短2年,全國就誕生了500多家手抓餅生產廠,行業瞬間陷入了價格戰時代。
一心做產品的唐述珍不甘心參與無序的價格戰,決定調整產品生產方向。去年3月,她和丈夫在手抓餅的基礎上進行改良,經過反復試驗,最終形成了牛肉餅新品,也就是鐵牛餅。
挖掘品牌故事,為美食推介賦能
從牛肉餅到鐵牛餅,名稱的轉換中,還有著一段值得稱贊的故事。
生產牛肉餅需要用到一種特殊的油脂——起酥油,它能保證牛肉餅的酥脆口感,但優質的起酥油需要從印度尼西亞或馬來西亞等國進口。
去年8月初,湖北出現省外關聯病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唐述珍進口的一批起酥油將面臨封存待檢。關鍵原材料的供應鏈斷裂,唐述珍的生產計劃遭受嚴重沖擊。
隨著訂單需求的不斷增加,起酥油的庫存越來越少,唐述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去年9月中旬,剛履新江陵縣委書記的全運寶,在助企紓困解難調研時,得知了唐述珍的難題,經過與湖北省和荊州市多部門協調、溝通,幫助企業解決起酥油的原材料供應問題。
當唐述珍拿出牛肉餅邀請縣委書記品嘗時,全運寶被眼前這款色香味絕佳的美食折服,便詢問產品名稱。唐述珍告訴全運寶,該款餡餅為最新開發的牛肉餅。
“酒香還怕巷子深,牛肉餅名稱太普通了,不如叫鐵牛餅?”縣委書記一席話讓唐述珍茅塞頓開。她覺得眼前這位縣委書記不僅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還為產品推廣銷售出謀劃策?!拔耶敃r覺得很振奮,產品要‘走出去’,除了質量過硬,不就是要有品牌故事嗎?”經營企業多年的唐述珍深諳品牌故事和品牌價值的辯證關系。
去年11月,全運寶來到湖北日報傳媒集團5G演播室,在進行“破冰與突圍·縣(市、區)委書記全媒體縱橫談”節目錄制時,通過湖北日報傳媒集團的全媒體平臺,向全國、全網受眾推介江陵美食,其中就著重介紹了江陵鐵牛餅。
“縣領導成了江陵優質產品的代言人。”唐述珍說,江陵縣的主要領導干部曾在不同場合,推介本地企業的優質產品。
今年3月中下旬,江陵縣舉行“全國油菜專家大會(觀摩現場)暨千里江陵油菜花賦+全域旅游”活動,多款江陵縣優質農副產品和特色美食被搬到活動現場,成為主角,其中就有江陵醬油面、江陵鐵牛餅和江陵魚湯泡飯等特色美食。
“不到半個小時,現場展示的產品全部賣完了?!迸須J平說,品牌傳播效應的加持,讓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酒香還怕巷子深”,產品要真正“走出去”,真的需要講好品牌背后的故事。
借助電商平臺,特色美食成爆款
江陵鐵牛餅從上市推廣到現在,逐漸成長為美食爆款。從剛推出時的月產2000件,到如今的月產15000件,生產車間的滿負荷運轉讓唐述珍正考慮新增生產線。
鐵牛餅產品等待出貨(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美食產品爆紅的背后,除了產品本身色香味俱全,符合大眾口味,還有不斷厚植和傳播的品牌故事,更有互聯網電商平臺的渠道的助力。
工人在生產線上封裝鐵牛餅成品(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4月12日,極目新聞記者在荊州市宇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在自動化生產線前,生產鐵牛餅的原材料經過攪料、和面、上機、注餡、成型等半個小時的流水線工序后,再經過約一天時間的自然晾干就可完成打包出貨。
消費者在選購江陵鐵牛餅(極目新聞記者 黃志剛 攝)
“整個生產流程,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碧剖稣湔f,鐵牛餅的主要原材料有大蔥、小蔥、生姜和新鮮優質的牛肉。產品成型后,通過冷鏈配送,已經供應全國50多個經銷商。
去年9月,江陵鐵牛餅入選“千里江陵”區域公共品牌,在做大做強線下銷售渠道的同時,唐述珍還與當地的電商平臺合作,采用直播帶貨等方式進行線上銷售。
“現在網絡銷售非?;鸨?,平均3天生產,半天就能賣完?!碧剖稣湔f,公司目前已經形成了鐵牛餅、蔥油餅、梅菜肉餅等10多個單品,正在著手研發“開袋即食”的鐵牛餅單品,讓漂泊在外的江陵人能夠方便快捷地品味“家鄉味道”。
“鎮江鐵牛是江陵人的獨特記憶,希望借助鐵牛餅美食,喚起江陵游子的鄉愁?!迸須J平說,鐵牛餅已經從“家門口”走向了全國各地。去年,鐵牛餅的銷量達到11萬多箱,銷售收入近500萬元。“今年進一步提升生產線的自動化水平,抓住電商平臺的渠道優勢,讓更多江陵美食‘走出去’?!?/p>
前幾天,湖北荊州捐贈上海市民的抗疫生活物資中,就有500件江陵鐵牛餅。這些湖北特色美食經過冷鏈物流進入上海市民的餐桌,不少上海市民公開喊話:鐵牛餅酥脆醇香,疫情后一定要到湖北“野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