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海冰)近日,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中國文物報社主辦的第十九屆(2021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評選出35項境內展覽和4項出入境展覽入圍終評,其中包括湖北省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
據介紹,2021年12月20日,湖北省博物館新館開放,全面上新的新館基本陳列緊扣館藏文物特色,秉承“彰顯荊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發展歷程、突出館藏文物特點、體現最新學術研究成果”的理念,建立了既體現自身優勢又彰顯個性的陳列展覽體系。新建成的南主館向公眾推出“曾侯乙”“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楚國八百年”“越王勾踐劍特展”“梁莊王珍藏——鄭和時代的瑰寶”五個全新展覽,包括文化展、歷史展、藝術展、考古展等不同類型,力求全面呈現館藏精品文物,展現近年來湖北考古發掘成果,為公眾提供優質服務。
曾侯乙
“曾侯乙”展覽位于南館一、二層,面積3800㎡。 曾侯乙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紀,是周代諸侯國曾國的國君。曾侯乙所處的時代,群雄并立,百家爭鳴,世界主要古文明都達到了巔峰,被譽為人類文明發展的“軸心時代”。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實證了是當時人類智慧所達到的高度。 展覽分為“敬天崇祖”、“金聲玉振”、“所尚若陳”、“觀象授時”、“車馬儀仗”、“永保用享”七個部分,多角度闡釋曾侯乙文物,體現古代的禮樂文明,凸顯文物藝術特色。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國
“曾世家”展集中展出了曾國遺址極具代表性的出土文物,呈現了西周早期至戰國中期的曾國青銅文化風貌。此次展覽以近年曾國重大考古發現為線索,由“曾隨之迷”、“漢東大國”、“始封江漢”、“解謎曾國”等四單元組成,全面反映了西周早期到戰國中期的曾國歷史及其青銅文化面貌。
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是國寶級文物,省博物館四大鎮館之寶之一。越王勾踐劍所反映的歷史故事、科技成就十分豐富,因此設立專館展出,全面講述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展覽以越王勾踐劍為中心,分為“越國春秋”、“驚世發現”、“劍中王者”三個單元。以越國歷史作為切入點,介紹文物背后楚昭王、越王勾踐聯姻的美好故事,以不朽之謎介紹越王勾踐劍的科技成就。
梁莊王珍藏 ——鄭和時代的瑰寶
“梁莊王珍藏”位于南館三層,面積1900㎡。展覽以海上絲綢之路為歷史背景,分“天潢貴胄”、“珠圍翠繞 ”、“絲路擷珍”三個部分,以刻有“自西洋等處買到”字樣金錠和出土的部分精美文物,展示海上絲綢之路帶來中西文化交流。
楚國八百年
“楚國八百年”位于南館三層,面積2700㎡。展覽以文化展為基本定位,分為“開疆拓土”、“禮俗百業”、“驚采絕艷”、“上下求索”四個部分,打破以材質為主要門類的敘述脈絡,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增加楚國歷史知識,突出楚人“篳路藍縷”、“一鳴驚人”的精神內涵,從物質到精神、從文獻到文物,全面展示楚國的歷史和文化。
戳此鏈接,360°圍觀湖北省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
https://museumcloud.vizen.cn/detail/6233fac53e3f6400013fda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