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武漢市青山區江灘公園花開了,草綠了,人笑了。如畫的春景中,一對對新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面向長江許下《結婚誓言》:“長江為證,我們自愿結為夫妻……”
去年5月10日,武漢市青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在青山江灘設結婚登記點,截至今年一季度,這個武漢首家長江邊的結婚登記點,已為5000多對新人登記結婚。這個數字,接近青山區民政局過去全年結婚登記數量的兩倍。
婚姻登記向生態美學化轉變
“與傳統的婚姻登記處不同,青山江灘婚姻登記點風景如畫,儀式感、幸福感滿滿,已被群眾自發稱為‘武漢最美結婚登記點’。”在青山江灘婚姻登記點工作人員韓忠新看來,這里與傳統的婚姻登記處有很大不同。
青山江灘全長7.5公里,有7個景觀區,風景優美。2020年10月1日,由省民政廳指導、湖北日報傳媒集團主辦的“2020武漢公益集體婚禮”在此舉行。主辦方面向全國發起新人公開招募,從9754對報名的新人中,選出99對新人參加集體婚禮,面向滔滔長江許下愛的誓言,分享幸福和愛的喜悅,展示英雄城市武漢蓬勃的生機、活力和希望。
8個月后,青山江灘結婚登記點在此設立。韓忠新介紹,他們入駐時,充分考慮了青山江灘原有空間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婚姻登記大廳、室內頒證廳、戶外花園頒證點、婚俗文化長廊等設施,使青山江灘婚姻登記點與青山江灘公園綠色生態美景完美融合,給新人帶來時尚、唯美、夢幻的體驗。
傳統的婚姻登記處,在審核新人的證件、照片后,進行結婚登記、發證。在這里,新人還可自愿參加戶外的結婚登記頒證儀式,由婚姻登記頒證員宣讀《頒證詞》,新人許下《結婚誓言》,在莊重神圣的頒證儀式中感悟婚姻家庭所蘊含的責任與擔當,在溫馨、喜慶的頒證過程中知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
4月16日,一對新人在青山江灘婚姻登記點“領證”,頒證員為他們舉行了結婚頒證儀式。新娘王小姐說:“聽說這里是‘最美民政局’,我們專程趕來,發現風景真的很好,特別是白色的婚俗長廊看起來很浪漫,象征著干凈純潔的愛情,頒證儀式很莊重、唯美,我們都拍下來了,留作紀念。”
到公園“領證”成為新時尚
到青山江灘“領證”的新人數量暴漲,也與我國婚姻管理一項改革創新有關。去年6月1日起,武漢市試點結婚登記“跨省通辦”,戶籍不在青山區的人,也可以到這里“領證”了。據統計,5000多對新人中,大部分戶籍在武漢市青山區以外,其中在武漢市外的有上百對。
甜蜜的愛情也帶火了甜蜜的產業,武漢市青山區圍繞江灘婚姻登記點布局成立了長江喜文化樂園,助力文旅文創事業發展。在這里,婚禮一站式購物中心、婚紗拍照會所、喜宴服務等一應俱全。一家攝影店的攝影師李清說:“客源很優質,來這里拍結婚登記照的人每天有十來對,婚紗照每天檔期都是滿的。”
在黃岡市黃州區,民政部門把婚姻登記處搬到了4A級景區遺愛湖公園里,婚前體檢也同步落戶,給新人們最大的便利體驗,短短3個月,就已經為578對新人辦理了結婚登記。黃岡市民陳先生說:“我覺得這是政府創新,結婚本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們在這么美麗的地方登記結婚,心情更好了。像是收到了一種美好的祝福。”
據了解,近幾年,廣東廣州、海南海口、四川成都等地陸續開展公園式婚姻登記服務,新人爭著去。“新人越來越重視婚姻登記儀式,到公園‘領證’可以參加頒證儀式,成為新時尚。其實,這也是近年婚戀態度的一種明顯變化。”韓忠新說。
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處長張玉水介紹,婚姻管理服務是面向社會全體公眾、社會影響最大的民政服務領域,近年來,民政部提倡公園式婚姻登記,去年在成都召開了全國婚姻管理工作培訓班。去年9月,武漢市武昌區進入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后,從多個方面推動婚俗改革工作,其中就有探索打造生態公園式婚姻登記中心,開展常態化室外集體頒證儀式,舉辦簡約文明、喜慶熱烈、綠色時尚的集體婚禮等內容。湖北各地應積極探索打造公園式婚姻登記處,通過江景親水頒證儀式、特色花園頒證服務等,讓婚姻登記服務從場所辦公的程序化向生態美學化轉變,讓前來登記的新人都能留下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光正 通訊員 曾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