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毅 張泉 林晶 通訊員 武鐵軒 肖帆 吳慕楓 張啟山
攻堅克難打通“大動脈”
黃黃高鐵終于通車了!
這座高鐵經過大別山余脈以南、長江中下游以北,沿途經過巴河、浠水等流域,沿線地形地貌變化大,地質條件復雜,沿線需修建巴河特大橋、蘄河特大橋、王上灣隧道等一批重點控制性工程,還需跨越京九鐵路、合九高鐵等鐵路線和福銀、滬渝、麻陽等多條高速公路,施工難度大。
施工方中鐵十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施工時,受疫情、汛情影響,耽誤工期長達6個月。為了按時高標準完成建設任務,項目部首次在高鐵工程施工中,采用大截段懸壁現澆法施工工藝,將原來3米一個截段提高到8米一個截段,施工效率顯著提升,將延誤的工期搶了回來。這項新施工工藝目前已在廣汕高鐵的施工中得到應用推廣。在樁基施工中,采用前接法替代后接法,不需要開挖樁基周邊的土方,大大減少了斷樁率,既提高效率,還節省10%的施工成本。
為滿足巴河三級航道通行和時速350千米的高鐵通過,巴河特大橋采用主跨兩孔200米矮塔斜拉橋設計,一個節段最大重量可達600噸重。負責大橋施工的中鐵十六局該項目負責人李志強說,中鐵十六局投資數百萬元制造出大節段懸臂造橋機,節省工期4個月。
武九客專湖北公司黃岡指揮部副指揮長喻明燈介紹,該鐵路以高標準驗收合格并開通,十分不易。“施工水平和質量關系到軌道平順與否,體現在TQI值上。”喻明燈介紹,TQI值是考量軌道質量的綜合指標,其數值大小關系到軌道的平順。黃黃高鐵將TQI值從1.5毫米的平均值達到1.44毫米,是我省現有高鐵中TQI值最低的高鐵線路,意味著列車運行更加平順。
“接力”融入全國路網
攤開地圖,黃黃高鐵正是彌補武岡城際和安九高鐵之間“斷開”的那一段。
鐵四院黃黃高鐵指揮部指揮長劉建宇介紹,黃黃高鐵只有125公里長,但承擔著“連貫東西、串聯南北”的重任。黃黃高鐵是東西向武杭客運通道、南北向京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京港通道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的“一縱”。
黃黃高鐵,對革命老區黃岡的意義不言而喻。其與武岡城際“無縫對接”成線后,與合武客專一南一北兩線并行,構成穿越黃岡的兩條“大動脈”,老區人民的出行選擇更多了,也讓黃岡深入融入國家高鐵路網體系,將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和黃岡加快打造鄂東中心城市。
鐵四院線站院副總工周天杰稱,武岡城際鐵路由“斷頭路”融入到國家路網體系,對武岡城際的客流有很大帶動作用。目前,我省5條城際鐵路中,武石、武孝、武岡城際鐵路已先后接入武九客專、漢十高鐵和黃黃高鐵。城際鐵路融入國家路網,將盤活城際線路的資源,帶動更大的客流。
“短線”的連接,還將惠及湖北全省。
黃黃高鐵縱貫大別山南部,打通了武漢向東、向南的快速交通線,鄂贛之間以及長江中游城市群與長三角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黃黃高鐵通過武岡城際、黃黃高鐵、安九高鐵、商合杭高鐵,也可以抵達安慶、杭州等地,這意味著,我省鐵路網觸角在不斷“延長”,進一步深入融入全國鐵路網,推動我省區域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
湖北今年將新增370公里高鐵
能開則開、能早則早、能多則多、能快則快。眼下,我省正加快鐵路建設步伐,密織鐵路網。
近200公里的鄭萬高鐵襄巴段正在進行聯調聯試,沿線五個車站正在進行最后的裝修施工,全力沖刺上半年通車運營。武石城際余花聯絡線路基工程完工,武漢東站也已建成,靜待聯袂開通運營。新港江北鐵路力爭今年9月份全線開通運營。
十堰市鄖陽區秦巴山脈,西十高鐵湖北段控制性工程——漢江特大橋橋墩輪廓已現。荊荊高鐵開工以來,路基土石方完成設計總量的69.5%;襄荊高鐵襄陽東站引入工程已完成工程總投資的81.56%。
多個項目力爭今年開通。襄荊高鐵力爭6月底前全線開工建設,并通過科學施工組織,努力實現荊荊、襄荊高鐵同步開通運營。目前,我省正做好有關鐵路項目的研究、入項等工作,爭取更多儲備鐵路項目納入年度儲備開工項目計劃。
據悉,我省高鐵建設今年重點推進12個在建項目和10個擬新開工項目。年度投資300億元以上,新增高鐵里程約37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