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肖名遠
視頻剪輯 軒逸瑤
賣出150份扣碗類熟肉產品,因沒有標注產品相關信息,重慶的王女士被買家邵某以“三無產品”告上法庭,近日法院二審判決王女士退還4500元貨款并給予十倍賠償,共計約5萬元(極目新聞此前報道)。
此事引發巨大反響,許多網友對原告邵某的行為表示質疑,認為他是在“釣魚”維權獲利。
4月22日,邵某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目前他住在重慶江北區,沒有其他職業,偶爾跑跑外賣,主要精力放在打假上,他不愿意在道德層面討論自己的行為,“合法就行。”
毛媽媽土特產店后來的粉蒸肉都有標簽
買的肉吃了好幾碗
極目新聞:你是怎么關注到毛媽媽土特產店的?王女士說你早早進了他們的顧客群,在里面觀察?
邵某:我從來沒有進他們的顧客群,是我朋友偶然發現了這個網店,在去年七八月間花188元被拉進群了,可以打折。
極目新聞:這位朋友和你一樣是進行打假的嗎?
邵某:不是,他是在重慶正常上班的。
極目新聞:王女士說你在她的網店買過四次東西,是老顧客。
邵某:我本人其實只買過一次,就是買150碗肉這一次。另外三次都是我朋友買的,包括3碗肉那次。除肉之外,好像他還買過泡菜什么的,具體是什么我忘了。
極目新聞:關于這150碗肉,它到底屬于散裝食品還是預包裝食品,這可能對案件的判決產生影響。你覺得是屬于哪一種?
邵某:既不是散裝食品,也不是預包裝食品,王女士他們在法庭上也陳述了,是《重慶市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里提到的小作坊食品。該條例中明文規定,小作坊食品如果有包裝,應該標注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家、配料表等信息。
極目新聞:這150碗肉你買回家后怎么處理的?
邵某:我吃了幾碗,后來一直放在家里,家人有沒有吃我也沒有去數。
極目新聞:既然是沒有標簽的食品,你和家人放心吃嗎?你們家早早準備了那么大的冰箱?
邵某:我只是放在家里,沒有告訴他們去吃。那個碗很小的,比拳頭大一點。
極目新聞:你和家人吃出什么問題了嗎?
邵某:吃出問題王女士才負責嗎?沒吃出問題,她就可以繼續賣三無食品?
毛媽媽土特產店的扣碗肉食
上網自學法律知識
極目新聞:你目前在哪里生活?是不是職業打假人,有沒有其他職業?
邵某:我現在住在重慶江北區,沒有其他職業,偶爾跑跑外賣,主要精力放在打假上,和那些成千上萬個案子的相比,我的很少。
極目新聞:什么時候開始做這個的?
邵某:我第一次做這個大概是去年。我學習了法律知識,發現一些產品有問題,就站出來維權,可以幫助到消費者。
極目新聞:你是在哪里學習的法律知識?學校嗎?
邵某:網上自學。學校里沒教這些東西。
極目新聞:我看你以前的案子都比較小,比如買一包面說是過期了,起訴商家索賠1000元。
邵某:有這樣的案子,后來和解了,商家賠了六七百元。
極目新聞:你在發現這些有問題的食品后,是直接起訴嗎?還是先去和商家聯系?
邵某:要看具體情況。如果遇到講道理的商家,我可能先和他們聯系,但如果是遇到不太配合、不講道理的商家,我會直接去起訴。王女士就屬于后一種情況,我之前聽朋友說了一些關于她的事,因此我起訴之前并沒有告訴她,她收到訴狀后也沒有和我聯系。
極目新聞:王女士認為,你是為了起訴她并索賠,才特意去買那150碗肉。
邵某:王女士怎么認為,那是她的事,但改變不了她生產、銷售三無食品的事實。王女士覺得我是惡意坑她,可是她的生產是在她自己的廠里,事前我怎么知道那150份肉她會不貼標簽呢?我又不是什么神機妙算。
極目新聞:王女士一方認為,這150碗肉只是有標簽瑕疵,質量是沒有問題的,你敢吃也說明沒有質量問題。
邵某:這不由他們說了算,法律認為是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沒有標簽,如果發霉了、漲袋了、有細菌了,我去找王女士她會認賬嗎?我該怎么追責?
“合法就行”
極目新聞:許多網友質疑你做這事的初衷,就是沖著錢來的,而且針對的是辛苦做事的農民,似乎不太道德。
邵某:我的目標首先是促進市場安全法的普及。至于錢,王女士是犯法了要賠錢,但不是我要她賠,是法律要她賠。何況王女士不是普通農民,她是農民企業家,有很大的銷售團隊。說到道德,王女士要是道德,她就不會多次售賣三無食品,還在出事后把她的婆婆推出來,讓一個老年人來賣慘、博同情。
王女士這幾天還在網上指責我敲詐勒索。如果法院這樣判了,那她可以這樣說,但法院沒有這樣說,她是對我的誹謗,22日上午我已向法院遞交訴訟材料。
極目新聞:如果你真的沒有道德上的負疚感,為什么你不敢像以前的王海等人那樣,用實名公開站出來打假?
邵某:我算是公開了,網上的判決書上有我的真實姓名。未來如果遇到對社會危害性比較大的事件,我會繼續用真名打假。
極目新聞:也就是說你會繼續這樣“打假”下去?
邵某:也不一定,看情況吧,如果所有的商家都不賣假貨了,我就不需要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