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峻
通訊員 史雅琴
實習生 方雨霏
家似貧寒,也需留讀書種子。人雖富貴,不可忘稼穡艱辛。在江岸區百步亭社區文卉苑72歲的張璇和老伴王傳瑾是遠近聞名的愛書之人,2021年被社區評為“書香家庭”。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張璇和老伴過完早,像往常一樣開啟一天讀書時光。老兩口不足12平方米的臥室,滿滿當當堆放著各式各樣的書籍,他們以書為友大半個世紀,在讀書中享受,也在讀書中收獲。
家中書柜里滿是中外名著
向極目新聞記者談起對書籍的喜愛,已年過花甲的張璇仿佛回到孩童時代。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那時候年近10歲的張璇便酷愛讀書,因條件有限,書本難求,她常從鄰居老私塾人家里看書,一本連環畫、一本古裝書、一本紅色書籍,讓年幼的張璇愛不釋手,從早上讀到黃昏。
有書的時光飛馳。青年時期,張璇閱讀更加廣泛涉獵古今中外,《論語》《三家巷》《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等書籍,讓張璇如獲至寶。
成家后,張璇一家住在江岸區三陽路附近,在家附近的武漢市圖書館,是他們一家三口常去之地。張璇在家里收藏千余本書籍,從小給兒子朗讀,培養兒子的讀書興趣,在孩子心中埋下讀書的種子。如今,兒子已成家立業,這種愛讀書習慣潛移默化傳承給自己的孩子。
視力逐漸衰退后張璇開始聽書
2012年,張璇搬到百步亭社區文卉苑,去圖書館時間雖少,但依舊沒有丟下讀書、看展的愛好。每當她看見報紙上的書展、畫展預告,便會約上孩子一起去。
夫婦倆參加社區公益活動
而今,隨著時代信息潮涌,“快餐文化”、“碎片化”閱讀侵占了現代人的生活,張璇和老伴依舊堅持日日讀書,并把書籍當成自己的愛好和畢生“事業”,用書籍給自己內心營造一個安靜的世界。
隨著年紀增長,視力逐漸衰退,為減少用眼時長,張璇開始聽書,在主播的深情演繹下重溫自己熱愛的書籍。讓她最感動的是聽《戰爭與和平》一書時,依稀的記憶將她拉回了初讀這本書的青春年代。“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但仿佛身臨其境,體會到不同的人生況味。”
每天清晨享受讀書好時光
“讀書越多,知識面就越開闊。人就不會在一個小小井洼里邊看到一點點,視野將更開闊,如行萬里路。我希望,孩子們工作再忙,都要抓緊零星的時間,看那些好的書,有正能量的書,這是個能夠令人搏擊奮進的事。”張璇如是說。
談及閱讀興趣的培養,在張璇和老伴看來,言傳身教是培養家庭閱讀氛圍的關鍵所在。“無論在什么人生階段,都應保持閱讀的好品質。多讀書,讀好書去感染孩子,培養讀書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