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凋、揉捻、發酵、烘干……4月21日,湖北正山堂巴東紅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車間,10多名工人們在標準化的生產線上忙碌,整個車間茶香彌漫,沁人心脾。
“時下正是紅茶生產加工的旺季,每天可收購鮮葉4000斤。”公司市場總監譚政說。
巴東是中國茶早期發現和利用的地方,也是神農氏發現茶葉的地方,其境內生態環境優良、富含硒元素、茶文化歷史悠久、野茶資源豐富。2019年3月,福建正山堂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與巴東縣城投公司簽約,組建湖北正山堂巴東紅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開發“巴東紅”。
“我們生產的紅茶選取的茶青原料純天然、綠色、無污染。”譚政介紹,公司系列產品茶青原料甄選于小神農架、巫峽、長江、清江等原生態茶區,產品具有清、香、甘的品質特征。
小神農架村是一塊“處女地”,現有野茶1800多畝,百年古茶樹80余棵,被正山堂巴東紅公司確立為鮮葉采購區,其古茶樹已掛牌保護。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翁昆坦言,這些古茶樹群落和野茶園枝繁葉茂,實屬罕見。
有好的資源也還要有好的技術、工藝,該公司結合正山堂傳承400余年的紅茶文化與金駿眉創新技藝,匠心精制了巴東紅、小神農架野茶、珍硒茶等系列產品。在2019世界紅茶產品質量推選活動中,小神農架野茶斬獲金獎。
譚政介紹,公司近年來加大茶產品的研發和營銷,助力茶產業發展,帶動全縣4000多戶茶農增收。同時,公司采取“企業十專業合作社十農戶十基地”發展模式,在綠蔥坡鎮中村建標準化茶葉基地2000多畝,并與中村簽訂20年收購協議,保證茶農穩定增收。
為提高巴東紅茶品質,公司還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湖北省農科院、恩施州農科院合作,成立巴東紅駿眉紅茶產業研究院,研發巴東紅系列產品。公司生產的巴東紅、巫峽小葉茶、小神農架野茶、武陵之春4個產品,在2021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
目前正山堂巴東紅品牌已通過線上線下平臺,從三峽腹地邁進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大都市。下一步,公司將集聚專家人才,搭建科研平臺,推動茶文化、茶科技、茶產業深度融合,帶動更多茶農增收。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翟興波 蔡俊 雷闖 通訊員 黃華 焦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