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林小時候的照片
李建林是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楊錦英 曹雪嬌
一場重病,揭開了一個深藏22年的秘密。
22歲的李建林本是一個陽光開朗的大男孩,在珠海一所大學讀大二。今年3月份,李建林因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醫生告訴李建林一家,最好的治療方法是接受直系親屬的骨髓移植。
也正是此時,李建林的養父母向他坦白,李建林并非他們親生。為了兒子的健康,養父母決心為他尋找親生父母。
病魔來襲一個月暴瘦40斤
李秋萍記得,3月15日早上8點多,她正在上班,突然接到正在珠海念大學的兒子李建林的電話,說他在學校發燒了。聞言,李秋萍立刻給李建林轉了500塊錢,讓他外出就醫。
退燒藥沒有起效,下午,李建林仍然高燒不斷,同時伴有強烈的腹痛。次日凌晨,李建林轉院到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生診斷,李建林的情況屬于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3月18日,李建林轉院到位于廣州市海珠區的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為了照顧李建林,李秋萍夫婦放下工作,在珠江醫院旁租了一個小單間。房間大約只有20平米,但一個月仍需要3000元的租金,因為這里到珠江醫院只需要步行6分鐘。
白血病劇烈的病痛折磨著這個年輕的小伙子,讓他的體重從150斤掉到110斤,雙腿無力,只能依靠輪椅行動。醫生告訴李秋萍夫婦,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直系親屬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李秋萍知道,李建林的身世瞞不住了。
養父母無奈揭開22年秘密
2000年,時年37歲的李秋萍和丈夫李宇雄在中山經營服裝生意。一天,李秋萍接到父親從老家茂名化州打來的電話,說是化州福利院有個小孩兒很可愛,讓她回家看看——因李秋萍不能生育,家人一直在留意領養信息。
“他當時一直笑瞇瞇的,一見人就笑。”在化州市福利院一見到小小的李建林,李秋萍就覺得他合眼緣。她到計生辦辦理了相關證明,并在福利院登記,便將李建林領回了家。
一開始,由于工作繁忙,夫婦倆將李建林寄養在化州的外祖父母家,兩人則繼續在中山打拼。2003年之后,他們不再做服裝生意,李宇雄轉到建筑工地打工,李秋萍則靠做家政謀生。
“逢年過節回家,兒子和我們也不疏遠,伸手愿意抱人,喊他都有回應,”李秋萍說,“感覺冥冥之中有緣吧,很奇妙。”
四歲之后,李建林被接到中山。“其實過了這么多年,有時候都忘記他不是我親生的了。”李秋萍說。
采血尋親不放棄一絲希望
4月17日,李建林躺在珠江醫院的病床上,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一開始很震驚,但后面慢慢接受了這個事實。”李建林說,養父母對他很好,就像是親生的一樣。
李秋萍收養李建林時,他已經五六個月大,身上沒有帶著特別的小物件。從福利院工作人員口中得知,李建林被遺棄在化州市區,有好心人將他撿起交到鑒江派出所,派出所又送到福利院。
20余年過去,化州福利院已經換了一任院長,當初登記小孩信息的記錄簿也已遺失。鑒江派出所也表示,由于年代久遠,報案記錄已無法查詢。
4月18日,李秋萍向海珠區南石頭派出所報案,給李建林做DNA采集,錄入全國數據庫中比對尋親。此外,李家人還在寶貝回家尋子網上登記了李建林的信息。
4月22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來到李建林一家三口租住的小單間,李秋萍說:“李建林身上有個辨別性很強的特征——脖子左邊有一顆褐色的痣,右邊耳朵上部有一條小豁口。”
親愛的讀者,如果您有關于李建林親生父母的相關線索,請您與我們聯系。
聯系方式:
(1)24小時新聞熱線:027—86777777;
(2)在極目新聞官方微博、微信、抖音、今日頭條等官方賬號,私信您的尋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