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廖志慧
編者按
開局關系全局,起跑影響后勢。一季度湖北經濟在回歸常態化進程中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實現了良好開局。
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嚴峻復雜,經濟運行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湖北經濟2022年開局如何看?如何鞏固、提升良好態勢,實現復元打平、再續精彩?今日起,本報推出“開局如何看”系列報道,解析當前湖北經濟形勢,敬請關注。
一季度,湖北GDP增長6.7%。這一增速,高于全國1.9個百分點,在中部位列第二。
如何看待這一增速?
增速處于合理區間
“總體看,首季湖北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健開局。”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鄒薇認為。
2020年,湖北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2021年一季度,湖北以58.3%的經濟增速“精彩開局”。今年一季度,在高基數上還能實現6.7%的增長,是否意味著湖北經濟已“打平”?
鄒薇認為,2021年湖北經濟總量邁上5萬億元,回歸主賽道,已實現基本打平。之所以是“基本打平”,是因為基礎還有待牢固。綜合來看,湖北經濟兩年平均增速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還有個別指標,一直到去年底還未回到2019年的水平。基于此,湖北在2022年需要保持比較旺盛的增長,才能真正“打平”,“熨平”疫情對經濟造成的沖擊。
她分析,從過去的發展來看,湖北經濟增速通常比全國高1.5到2個百分點,因此,今年一季度比全國高1.9個百分點,處于合理區間。
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教授王磊認為,疫后中央和湖北的一攬子政策效應剛開始釋放,隨著這些政策能量逐步釋放,湖北在二三季度會進一步發力,實現今年的預期目標。
當前速度實屬不易
鄒薇說,今年年初湖北省制定的預期目標是經濟增速達7%。當時確定這一預期目標時,還無法預測到因俄烏戰爭帶來的大規模原材料上漲,也無法預測到新的疫情對產業鏈的較大沖擊等等,因此,一季度的這一增速,實屬不易。
比如,國內疫情近期散點多發,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更加迫切。
3月底,隨著上海地區疫情持續,受影響的東風本田供應商達32家。3月16日,省經信廳通過上海、吉林、廣東等地經信部門聯系38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協調復工復產和物流通行等。3名專班成員進駐東風本田,爭分奪秒協助疏通供應鏈卡點堵點,使關鍵零部件陸續恢復供應。一個月來,工作專班不斷打通滬鄂汽車供應鏈的卡點堵點,先后“鏈”起32家供應商,確保這家龍頭車企的零部件供應不“掉鏈”。
省交通運輸廳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確保物流貨運車輛高速能下、物資能到、核酸能測、需求能達。截至4月19日,因疫情防控關閉的我省高速公路17個收費站、23個服務區全部恢復正常運行。
沒有等來的“穩”,只有干出來的“穩”。省委、省政府針對經濟運行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早謀劃、早部署、早行動,以“開局即沖刺、起步就加速”的奮進之姿,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精準擴大有效投資,千方百計促進消費穩定增長,全力以赴推動全省一季度穩健開局。去年以來,我省更大力度落實惠企紓困政策,著力降成本、減稅費、增信貸、暢運輸,幫助市場主體挺過去、活下來、發展好。
正確看待數據“起落”
2020年疫情之前,湖北經濟增速一直保持著相對“平順”的曲線。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曲線出現了較為劇烈的“起伏”。
2019年,湖北經濟增速為7.5%;2020年一季度,受嚴重疫情沖擊,湖北經濟同比負增長,形成“谷底”;2020年二、三、四季度,隨著疫后重振,經濟增長曲線也隨之上揚,到年底,全年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2個百分點。
在經歷上年度罕見的下行后,2021年一季度湖北經濟曲線冒出一個“頂”:經濟增速達到58.3%。隨之又“往下”:當年上半年,同比增長28.5%;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8.7%;全年增速12.9%。
2021年湖北疫后重振取得決定性成果,經濟發展重回常態,今年第一季度,實現了6.7%的增速。這一速度高于全國,位居中部前列,與疫情前的情況基本相同,顯示“跳躍”的曲線正在加快走向“平順”。
如此起起伏伏的經濟曲線,我們該如何看待?
“要跳出短期數據升降看大勢。”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分析,僅從2020、2021、2022年一季度的數據升降來看,盡管看上去是“低-高-低”的走勢,但2021年是因2020年的低基數帶來的高增速。因此,2022年一季度經濟增速雖呈現趨勢性收斂,但依然是個穩健有力的開局。
拉長焦距縱向看,湖北經濟回歸常態化的路徑依然清晰。一季度,湖北工業、投資、消費、進出口增速全部高于全國平均。特別是我省進出口,在去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高基數基礎上再上新臺階。
放寬眼界橫向比,湖北一季度經濟增速高于全國,且在中部位列第二,在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中作出了湖北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