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大學食堂小哥、保安大叔新晉校園“掃地僧”:一個大學畢業時考研失利,來到學校食堂成為牛肉飯小哥,再從457萬考研報考者中脫穎而出;一個53歲的保安大叔在昏黃的路燈下刻苦學英語,居然還有多種技藝傍身。他們的身份那么普通,他們為了夢想不懈努力的樣子又那么閃亮,每個有夢想的人都了不起。
追夢是可以傳染的。“我想成為藝術家,可能別人說是癡人說夢,但為了我的夢想而努力,一直堅持到現在!”保安大叔盧俊嶺已年過半百,但仍有一腔熱血,一股不服輸、不認輸的勁。他寥寥幾筆,就可以將人物、動物勾勒得栩栩如生;抓一把大米隨手劃拉幾下,一幅書法作品便躍然紙上;軟筆硬筆,左右手一起寫、倒著寫,他都可信手拈來;興之所至,一套拳腳也被他打得虎虎生風、有模有樣……儼然盧俊嶺不是在癡人說夢,在他呈現的作品中他已經成為了一名“藝術家”,而這名“藝術家”同時還成功地讓整個家庭都充滿了書香,小兒子愛上了英語學習,曾經不識字的妻子如今也能讀書看報了。
追夢是不受限制的。我們知道的還有北大保安張俊成自考上北大,清華保潔阿姨邢國芹零基礎自學鋼琴,中國石油大學餐廳員工明志祥去冬奧會當裁判……他們跨越了年齡的限制,為了夢想他們一直邁著堅定的步伐前行,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高校為他們營造了學習的氛圍,他們同時也激勵著高校的學子,一起朝著夢想努力奮進。學習,沒有年齡的限制;夢想,不應有身份的枷鎖。
追夢是永不言棄的。有一首歌叫《最初的夢想》,“最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許多碌碌無為的人最初都是有夢想的,可是他們的放棄說得太輕易,在黎明前就倒下了,最終沒有看到期盼的光明。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成功與天賦有關,但也不能忽視后天努力的重要性,沒有天賦可以笨鳥先飛,鐵杵可以磨成繡花針,水滴也能石穿。
追夢是讓人幸福的。堅持追夢的過程是枯燥的,是孤單的,是不被理解,甚至是背負巨大壓力的,有很多人因為背負不了這巨大的壓力,或害怕一次次的失敗,最終放棄夢想。追逐夢想的路上,其實也是幸福的。人生因為有了夢想而有了動力,并且充滿生機與活力。就像保安大叔盧俊嶺,在追夢路上快樂前行,在有限的人生路上越走越寬。
稿源:荊楚網
作者:魏潤芝(宜昌當陽)
責編: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