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吳昌華
視頻剪輯 吳昌華
通訊員 馮威 袁野
4月25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獲悉,今年截至目前,全市4799個小區、1723個村灣實現電信網絡詐騙零發案,打防電詐成效初顯。
武漢警方介紹,今年以來,按照“雷火2022”“找賭防2022”專項行動部署要求,強化資源整合,積極推進“無詐社區”創建,多措并舉狠抓打防管控宣,今年以來,全市電詐案件發案數同比下降,破案數、刑拘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84.4%、95.8%。
社區村灣防騙宣傳覆蓋率100%
4月18日,家住江漢區常青街的小袁完成核酸檢測采樣,發現當天發放的小卡片背面,印上了反詐“12個凡是”提示內容。前往公司的路上,他邊走邊看。
“在推動反詐知識入眼的基礎上,結合‘無詐社區’創建工作,讓反詐知識入心。”武漢市反電詐中心負責人介紹,武漢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聯席辦按照“無電詐刑事警情、防騙宣傳覆蓋率100%、無外地抓獲涉詐人員、無電詐窩點”的標準制定指導意見,明確工作要求,多部門協作開展示范創建,提出今年將再創建200個無詐小區(村灣)的工作目標。
“我見過人間最美的情話,就是騙子的鬼話!”“美女裸聊您別看,屏幕那邊是大漢。”這樣別具特色的反詐宣傳橫幅在洪山區張家灣街列電社區隨處可見。列電社區是一個老舊宿舍型小區,3000多戶居民中,一半是外地流動人口。洪山區公安分局張家灣派出所80后社區民警李蓓和同事們精心制作的宣傳標語,居民愛看,也容易記。
同時,李蓓定期統計派出所轄區電詐警情,以數據形式,將受騙人的年齡、性別、是否在職、詐騙金額、詐騙手法等關鍵信息,向居民展示,提醒居民守好身份證號、銀行賬號以及密碼、驗證碼等“三碼”。截至目前,列電社區已連續26個月電詐“零發案”。
精準預警勸阻攔截7.9萬人次
“請掛斷電話,將房門打開,千萬不要相信騙子的話!”身穿制服的兩名民警輔警,邊敲門邊向屋內喊話。這是4月14日上午,發生在青山居民劉女士家中的一幕。
當天上午,劉女士接到“上海檢察院”電話,稱其涉嫌犯罪,要求將錢轉到安全賬戶查驗,并讓她一個人待在房里,不接任何電話。
“突出‘快’字,接到預警信息后第一時間見面,想盡辦法阻止當事人被騙。”武漢市反電詐中心接到劉女士正在遭遇電詐的預警信息后,判定為高危預警,隨即推送青山警方。
青山區公安分局冶金街派出所民警鄭冬青、輔警方國權接到預警信息,馬上出發趕往劉女士家中。但劉女士拒絕開門,電話也一直占線。鄭冬青、方國權敲門喊話10多分鐘,劉女士才打開房門。
“那都是騙人的!”得知劉女士還未轉賬,鄭冬青松了一口氣,引用案例分析騙子作案手法,劉女士漸漸醒悟。
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緊急、高危類預警見面率100%要求,武漢警方積極找漏洞、補漏洞,不斷規范完善預警勸阻工作規范。同時積極與通管部門開展協作,快速對涉詐電話、短信、網址進行封堵。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已累計見面預警勸阻電詐當事人7.9萬人次,封堵關停涉案電話、網址、客戶端142.3萬個。
三級一體打擊電詐刑拘1904人
“行動代號為‘拔草護苗’,兩天后統一行動,你們抓緊時間做好準備。”3月29日下午,武漢市反電詐中心,中心負責人向青山、江夏、東湖風景區公安分局同步下達行動指令。
“對研判發現的案件線索,各部門分工協作、一體作戰,實行快查快打。”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初,武漢警方整合涉網違法犯罪打擊整理力量,在合成作戰中心增設專業警種坐席,突出電詐等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推行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級一體化打擊工作機制。
3月份,中心梳理研判電詐案件線索,發現一個盤踞武漢的“跑分”洗錢團伙,涉案人數較多。經過研究,中心決定從青山區、江夏區、東湖風景區公安分局抽調警力,組織集中收網行動。
3月31日晨8時許,集中收網行動悄然展開,49名涉案人員先后落網。后經審查深挖,警方又抓獲13名涉案人員。
“通過精準行動,實現打擊一批、教育一批、震懾一批。”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電詐案件1852起,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904名,打掉電詐犯罪團伙4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