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楊宏斌 通訊員 王心宇
“河邊空氣好新鮮啊!河水再也沒有臭味了!”4月24日清晨,江陵縣資市鎮居民朱勇直奔整治后的西干渠彩虹步道,愜意地晨練。河水清澈,不時有魚兒蹦出來。
去年的西干渠,卻是另一番景象。
“那時的西干渠,河兩岸垃圾成堆,河水發黑發臭,居民只能待在家里,不敢出門活動。”朱勇說。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西干渠環境臟亂差問題,江陵縣紀委監委將西干渠“一河兩岸”環境整治列入“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多次派員赴西干渠實地走訪,察民情、問民意,督促職能部門開展河流治污和河道清淤,幫助資市鎮籌集部分環境整治資金,并推動資市鎮、縣水利和湖泊局、縣生態環境局加強協作、形成合力。
去年7月,西干渠生態環境整治工程動工。該工程全長7.3公里,總投資1600萬元。該縣水利和湖泊局動用大型挖掘機十余臺、勞力百余人實施清淤。清淤結束后,對河底進行全面硬化,對堤坡進行加固、造型、設計。
資市鎮對河道兩岸雜草、垃圾進行了全面清理清運;對兩岸空地重新布局規劃,廣植花木果樹和草坪,新建了休閑長廊、休閑步道等。
去年12月底,“一河兩岸”主體工程順利完工。今年3月底,兩岸人行步道建設完畢,并鋪上了彩色瀝青,簡潔古樸的凌波橋也全面建成。4月初,西干渠兩岸路燈、庭院燈、圍欄燈帶安裝完成。
隨著“一河兩岸、三橋十景”的景觀結構形成,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的宜居環境呈現在當地居民面前,受益群眾達2.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