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農新瑜 通訊員 張曉雨
舞臺上,樂隊鑼鼓鏗鏘,演員們唱念做打,表演投入,唱腔激昂;舞臺下卻沒有觀眾,只有十余名工作人員在不停奔忙直播,四臺攝像機不停捕捉舞臺上的精彩瞬間。與此同時,湖北省京劇院的抖音、快手、B站及微信公眾號四大平臺直播間里,演出畫面正不停切換播放,數千網友在線觀賞并發送彈幕或留言評論,互動氣氛熱烈……
這是4月24日下午,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武漢京韻大舞臺看到的一幕。平時,這座劇場是江城戲迷們看戲的主要場所之一,疫情防控期間,這里則成為“黃鶴京韻云直播”的主要錄制現場。
記者從湖北省京劇院了解到,今年2月以來,該院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運用新模式、新媒體、新技術,通過“舞臺演出+同步直播”,堅持開展“文化進萬家——黃鶴京韻云直播”展演季活動。2個月已演出近20場,線上觀看近2萬人次,觀眾反響熱烈。
“京劇云直播已成為我們文化惠民的新品牌,既應對了疫情,滿足了廣大戲迷需求,也讓演員們堅守了舞臺,更大范圍地傳播了京劇藝術。”省京劇院副院長周琥介紹。
24日下午,記者在演出現場看到,盡管臺下沒有觀眾,但舞臺上的演職人員都全身心投入,真刀真槍,傾情表演。由談元、劉吉華、錢雯雯、楊曦、呂蒙、楊帆等青年演員帶來的三出經典折子戲——《赤桑鎮》《十五貫·訪鼠測字》《武松打店》,在直播間精彩上演,引來戲迷陣陣叫好。
“云直播活動已成為我們的常態。”周琥介紹,直播展演季開展以來,劇院里的名家和中青年演員都參與主演過,包括“梅花獎”得主王小蟬、萬曉慧,國家一級演員江峰、易艷、唐愷、談元等。
3月4日,直播小戲《特別考試》《嗩吶聲聲》和《戰漢江》;3月25日、26日,直播昆曲《孽海記·思凡》和京劇傳統戲《戰濮陽》《竇娥》;3月30日、31日,直播《望江亭》《玉堂春》;4月8日、9日,直播《拾玉鐲》《青石山》《長坂坡·漢津口》;4月15日、16日,直播《哭秦庭》和《行路·訓子》《貴妃醉酒》……這份琳瑯滿目的演出單,見證了該院演員們堅守舞臺、弘揚傳承國粹藝術的執著努力。
“說實話,一開始面對臺下沒有觀眾的情況,演起來還有點不習慣,但大家很快都適應了。”青年京劇表演藝術家談元坦言,唱戲肯定是現場演出更過癮,但直播演出也有很多好處,網上觀眾更年輕化,互動性更強,可以突破地域、更大范圍地傳播戲曲藝術,“直播鏡頭可以把臺上的表演纖毫畢現,對于演員的業務錘煉和進步也很有好處。”
該院負責人表示,將結合實際情況,持續不懈開展線上云演與線下系列演出,打造文化惠民新品牌,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廣大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文藝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