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趙貝
通訊員 高原
“珙桐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植物,也是湖北神農架特有的植物,因此我設計‘荊山山’的時候,就把珙桐樹和鴿子花作為主體要素。”4月24日,華僑大學大三學生黃藝冰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她創作的是“荊山山”和“楚江江”兩個卡通形象。
吉祥物展示
今年2月以來,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旨在樹立湖北生態環保鮮明形象,進一步提高全社會生態保護意識。該活動共收到來自15個省市區的258件應征作品,既有職業設計師的成熟設計,也受到高校和中小學學生、退休職工等熱心公益人士的積極響應。江豚、白鱀豚、鳳凰、麋鹿、水杉、長江等元素悉數登場,黃藝冰創作的“荊山山”獨樹一幟,以神農架珙桐樹和鴿子花為原型,這也是本次征集活動唯一一個“珙桐樹和鴿子花”作品。
“荊山山”和“楚江江”設計以湖北生態環境元素擬人化的方式,由動物與植物、江河與山林的兩層環境保護概念出發,將動物與江河、植物與山林分別進行融合,即選取有長江女神之稱的白鱀豚及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珙桐作為雙生形態吉祥物的設計主體,并分別加入長江、神農架元素。
介紹圖
黃藝冰介紹,“荊山山”的設計背景源于湖北省基本形成了以大別山、神農架、清江等森林公園為骨干的森林公園旅游網絡體系,且擁有大量的珍稀植物、國家一級保護植物。而珙桐和生有珙桐的神農架林區作為湖北省生態山林的標志性元素之一,是該吉祥物的設計主要靈感來源與主題元素。“荊山山”提煉了湖北山林的豐富植被特征,將山川、樹木、綠葉作為特征性裝飾,通過突出珙桐花與神農架巨型牛首雕像元素,拉近了湖北生態文化與人們的距離,有利于推動湖北生態環境保護的教育推廣。
“楚江江”的設計背景源于湖北省擁有“千湖之省”“魚米之鄉”的美譽,并且是長江干線流經里程最長的省份。而白鱀豚與湖北段長江作為湖北生態水文的代表元素之一,將通過擬人化融合為具有創新性、地域性、趣味性的吉祥物形象“楚江江”,以湖北江河生態特點吸引并引導更多的人參與生態保護、守護荊楚綠水。圓潤墩實的形象與清新活力的白鱀豚尾部元素密不可分,帽檐、雙耳與圍脖的江水、浪花紋理則賦予了吉祥物鮮明的生態環境特征,呼應“湖北生態環境保護”的主題。
三視圖
“具體到‘荊山山’,它都上的白色配飾是珙桐樹的花——鴿子花,這種樹和花在湖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故事,戴在頭上寓意保護綠色就是保護精神文化。”黃藝冰說,“荊山山”頭上的兩個牛角,靈感來自神農架的巨型牛首人身的炎帝雕塑形象。
黃藝冰繼續向記者介紹了“荊山山”和“楚江江”細節上的不同:“兩個卡通整體上形狀類似,頭頂都有兩個凸起部分,一個綠色、一個藍色,分別代表山巒蒼翠起伏和江湖碧波蕩漾;脖子上都有條狀配飾,一個綠色、一個白色,分別代表樹葉和水花;胸口的湖北地圖一樣,代表湖北生態環境保護。”
談及為何對湖北如此了解,黃藝冰說,她是華僑大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學生,平常對全國各地的風物有所了解,而且有一定的繪畫基礎,自己雖然是福建本地人,但有很多湖北籍好朋友,計劃參與“湖北生態環境保護吉祥物征集”時,向湖北朋友請教了很多荊山楚水的自然人文知識,于是便選用珙桐樹作為原型,用一個星期時間完成了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