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理晶
通訊員 李箐 張曼舒
近日,新洲區村民吳繼和怎么也沒想到,僅僅憑著一紙承諾就能在短短三天內成功通過低保審核。吳繼和是邾城街聯合村村民,2021年因嚴重心臟病花費巨額手術費用,需長期服藥治療。配偶熊素蓮務農,兒子吳御做臨時工,家庭基本生活困難,無法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
2022年4月12日熊素蓮在村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到邾城街政務服務中心反映家庭情況,街道工作人員采取告知承諾方式為其辦理了救助申請,4月15日認定該家庭為低保邊緣戶家庭,本人納入單獨施保范圍。新洲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介紹,居民在申請社會救助時,僅需出示身份證、戶口本,填報家庭基本信息情況,簽訂《武漢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誠信申報承諾書》即可完成申請手續。試點工作簡化原有救助工作程序,實現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認定5日內辦結,臨時救助3日內辦結,急難救助1日內辦結,提高了社會救助效率。相較于常規方式,試點簡化程序、憑承諾即可得到救助是否代表著降低了監管標準?面對疑問,新洲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簡化程序不意味著監管弱化,通過武漢市家庭經濟核對平臺開展信息比對、每月推送預警提示、入戶調查、鄰里走訪、購買第三方開展家計調查等方式,讓事后審核監管成為了更為嚴格的工作。對于以不實承諾騙取社會救助的要予以曝光,依法開展跨部門聯動響應,營造守信有激勵、失信必懲戒的社會氛圍。
下一步,該工作方法將逐步推向全市,惠及更多的困難群眾。